在重慶呆了三天,最大的感受就是它自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市井氣息,熱鬧,瑣碎,甚至有一點嘈雜,卻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
剛下火車走出站臺,就看到乘客在站口有序地排著隊,出租車列成一排按順序拉客,與很多城市相比,這種規范有序的車站景象實屬難得。上車后聽著師傅地道的重慶口音,自己只能用明顯是外地人的普通話勉強交流。到賓館,打表11元。經歷過多次不同車站的黑車經歷,重慶的哥簡直是業界良心。對重慶這座城市的好感,應該就是從這里開始的吧。
洗漱完畢,第一口味蕾的驚喜來自于路邊的小面。狹小的店鋪,滿座的食客,方形的木桌,有些舊的塑料椅,熱氣騰騰、麻香撲鼻的小面就在這樣不那么干凈的環境中被端上飯桌,撫慰著食客的胃與心。如同西安的肉夾饃店,重慶這座城市也被隔三差五的小面館所覆蓋。因為味道好吃,我向老板提出了想學手藝的想法。密不外傳是餐飲業的潛規則,對于我突兀的請求,老板非但沒有拒絕,反而欣然同意,介紹完各種佐料,還不忘加一句“真想學,可以留下來當學徒啊”。
在去渣滓洞、白公館的路上,由于自己方向感差,半天找不到地鐵入口,隨機問了位大爺,大爺用重慶話給我說了半天,看我還不是很清楚,便把老伴甩在身后,直接給我當起了向導,直到把我帶到入口處,才和老伴攜手離開。重慶的公交座位類似于小巴軟座,坐起來很舒服,在節假日也總有空座。脾氣火爆是部分司機的職業通病,但每當問路,重慶司機都會耐心地告訴我怎么走,豪爽中見耿直,熱情好客不排外。這種愉快的乘車經歷,讓我愛上了重慶的公交車。
當地的火鍋聞名遐邇,麻辣鮮香,就像直爽豪邁、不拘小節又性格鮮明的重慶人。不用找裝修華麗的大店,隨機找一家生意紅火的路邊攤,就能吃到地道的重慶火鍋。點了六道菜,結賬時價位才一百元剛出頭;而麻辣噴香的串串,紅油鍋底免費。如果說長江使這座城多了份靈氣,那火鍋就讓它有了味道,重慶火鍋的精髓,正在于這種隨意與漫不經心的親民之中。
臨走前,我再次光顧那家小面店,仔細拍下所有佐料,并帶走9份回西安。看著老板認真地幫我打包,為防止調料漏出來,里三層外三層地套著塑料袋,忽然覺得,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人都值得我們去敬佩。日復一日的生活瑣碎而忙碌,重慶人卻把日子過得和串串香一樣有滋有味,像火鍋一樣充滿生機。他們不用語言,而以動作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尊重,表達了對外界的友善與關心。而這座城市,正因為他們的努力、和善,處處散發出讓人戀戀不舍的市井味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