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逃離北京,是我們這一代新青年和中年人經常提起的字眼。軍哥,就屬于逃離北京的其中一個創業者。最近聊天聊起來,他勸我在北京趕緊買房,“我在北京待了那么多年,什么也沒有留下。房子也沒有買得起”,他說主要還是銀子不夠。呵,我又何嘗不是銀子不夠,連資格門檻都還攀不上。
? ? 談及近況,他說在現在這個公司,是他畢業以后上班時間最長的一個地方了,也經歷了不少起伏,得到了以前沒有的鍛煉和培養。而我知道,在北京的那些年,他一直在自己接單做印刷,較少給人打工,即便是打工,也是跟著老板一起合伙的主人公姿態。
? ? “”在北京的那幾年,劉對我的照顧很多,我從劉身上也學了很多很實用的東西。特別是“吃虧是福”,還有就是做事的勤勉態度。”劉是我們另外一位共同的朋友,也是一直在創業路上的北漂一族。認識他們倆是在同一時間,我那個時候剛畢業,這一群人都有家有業,卻開始謀劃一個新項目,奮力投入到這個新物種中來。一年過去了,業績沒有多大卻也是風生水起,也熟悉了這一批混在一起的人們。再后來,軍哥處于而立過后的迷茫期,終于下定決心離開北京,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而他,在新的工作中也投入了自己的精力。
“在現在這個公司,我剛進來的時候,公司花了10萬給我報班培訓學習,后來我一步步從一個策劃部經理,干到中心總監,再到項目總監,新公司總經理。現在又要負責天然氣這種上億的項目。從在一個部門的“光桿司令”到后來管理新公司四五十人的互聯網團隊。這些對我來說都是財富,是鍛煉是培養。所以從內心來說,我愿意為其誠心付出。“
? ? 他告訴我,一如當初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如妹妹般的我的感覺一樣,他的四字真言是“如履薄冰“兢兢業業””“謹慎小心”“懂得吃虧”,我添了一項,那就是真誠付出。我不太能理解他為什么會“如履薄冰”,后來他解釋說剛一來到這個陌生環境時就有的,就怕做錯事,所以凡是小心謹慎。我一想,也是,只有敬畏才能帶來更多的自律和克制。
? ? ? 跟很多離開北京的人一樣,他現在回到屬于自己家的省會城市也過得很逍遙自在,有空時種種室內蔬菜,在工作中也能施展自己的一番抱負,還能經常陪陪妻兒老小,過得也是人生樂事之一。當然,所有這些,都是建立在他找到一個可以任由他馳騁疆場的夢想工作場所之上。他之所以會離開北京,也是因為他在北京找不到屬于自己的那份歸屬感。
? ? ? 不能想象,在北京找到歸屬感的人,他們會混的怎么樣,會混成什么樣子。或許,正是因為不能全情投入,如軍哥這一部分離開北京的人才會最終離開北京。或許,全情投入的另外一撥人,會找到屬于自己的另外一個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