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清華招生辦給甘肅一名殘疾考生的回信刷屏了。《清華大學專門給這位考生寫了封信:人生實苦,但請你足夠相信!》,我看完后,內心陣陣暖流,講真,在“喪文化”盛行的現在,已經這么正能量的事情,讓人如臨春風般溫情。
魏祥同學是不幸的,先天殘疾,父親早逝,只有堅強偉大的母親12年來一路陪讀,如他信中說“歷經滄桑終不悔”,“精神瀕臨崩潰”...
文字在這種時候往往是無力的,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有多不容易
但是魏祥,又是幸運的,因為他沒有放棄,用自己的努力考上最高學府清華,這是回報母親的一份大禮。他也主動寫信申請校方的援助,引起了社會關注。根據最新的清華方面消息,學校將為他和母親提供免費的住宿條件。
看到這,很欣慰,給陳祥和清華大學點個贊!
這是一流的大學向一位優秀的學生應有的禮遇。這也是一個正常社會的本該具備的良善。
那么你,看過這則新聞,心中又會有什么回響?
人生實苦,確實如此,楊絳先生就曾以這四個字寫過一篇文章,講述老實人有老實人的苦,貧賤人有奔波的苦,富貴者有操心的苦,最終感慨難道上帝造人,就是讓人來受苦的?
但這些苦,其實都不算大苦,真正的大苦,是蝕人心的,讓人無力招架的。
你或許未必經歷過人生的大苦,但你一定見過,年紀輕輕便身患重疾;生在荒蠻山區,連基本的溫飽都成問題;家庭變故,不得不放棄學業,早早進入社會底層打拼;
對于這些人來說,能對生活抱有希望,已經是很奢侈的事情。如果你沒有經歷過這些,恭喜你,你已經很幸運了。
命運對不同的人,展示了不同的表情,有的是溫情笑臉,有的是一臉猙獰。
但仍然有人選擇與命運搏斗,比如魏祥。
他們的存在是不是也在提醒我們,是不是有時我們自己過得太矯情了?
人生實苦,但你的人生其實一點都不苦,你可以定期去商場消費,雖然有人同時在為生存問題發愁;你可以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雖然還有很多山區孩子渴望擁有一本課外書;你可以有大量的方式自我提升的時候,雖然有人已經失去了繼續受教育的入場券。
但很多人,即便溫飽無憂,又擁有多種提升自我的可能性,卻自己在生活面前早早認輸趴下了。
這些人,并不一定看得起自己,每逢有些小小難題,不敢挺身去正面解決問題,總是在尋找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脫。
沒考上好大學,怪父母給自己的壓力太大;沒找到好工作,怪自己大學不行;職業發展不好,怪自己家庭沒有培養自己的好性格...總之,總是有一堆理由,來解釋為什么不是自己不夠努力。
同樣作為一個年輕人,我很反感“喪文化”,動不動就自稱“我是一個很喪的人”,喪,拯救不了你的茍且,只能讓你安于茍且。
最近剛看了一部紀錄片《Who dares wins》,講述的是普通人去參加英國特種兵選拔,經歷八天選拔,三十幾人中只留了兩個人,大多數人,在前幾天的基礎測試中就選擇了退出。退出,其實并不在于自己真的身體素質差,而在于自己的心志承受力被未知的恐懼擊潰。
最終的勝者,不是應選者中身體最強壯的,但卻是意志最堅強的人。
這個世界,永遠愛一種人,就是自強的人,看得起自己的人。能否看得起自己,最終決定了人生的走向不同。
享譽世界的截拳道創始人李小龍,曾經寫過這樣的一首詩。
如果你認為自己會敗,你已敗了。
如果你認為自己不敢,你已退縮了。
如果你想贏,卻又沒有把握。
幾乎可以斷定你沒有勝算。
如果你認為自己會輸,你已輸了。
四海宇內我們會發現,
成功開始于人的堅強意志。
一切都是“心”由境造。
“心”的力量,決定了你的人生究竟能走向何方,能走到多遠。
如果一個人不夠自強自信,早早丟盔卸甲,再平順的生活,也會過得寸步難行。
如果一個人選擇了自強,他便不再自輕自賤,看得起自己,也經得起命運。
始終相信,自強的人,終將被社會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