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害怕、無助的貓,炸毛、弓背、飛機耳是它展現出來的外在姿態。而看不見的無助情緒則影響著它的身體:肌肉、血液、內臟、激素腺體等等。這個姿態的出 現本身十分正常。但如果這個姿態持續一個小時、一天、一月、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呢?在我過去十幾年的生活中,我就像那只貓一樣,聳著肩膀、縮著脖子、弓著背,就像現在這樣。那個時候,我每天是在這樣的痛苦中度過。我甚至想過結束這一切。而現在,我已基本擺脫了這一如夢魘的痛苦了。緣由是因為它-貓,在我學習馴養它的時候,我學著觀察它們,然后我從它們身上也觀察到了我自己,并開始醫治我自己。
是什么原因造成我這樣的持續狀態呢?我想可能要把時間回復到86年,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里,我一出生,便在父親的不待見之下生存著。當我熟睡中無意間把手伸出被窩外,我的父親就會用力的捏我的手指,受痛的我很快就條件反射的學會了,手一旦有觸感,立馬就會縮回被窩。而我爸還笑著像周圍人展示“看,多乖,我教的”。也許在那個時候,在我的潛意識中,無助的種子就被種下了。
所幸,我生命力并沒有熄滅,像這只貓那樣,我努力嘗試著,去和我生父建立良好的關系。我發揮一個生命體最本能最討喜的一個動作“賣萌”,對誰都笑咪咪,對誰都嘴甜,逮誰叫誰,夸這個叔叔長的帥,夸那個阿姨生的漂亮。在周圍人的喜歡下,我的生父開始對我青眼有加了。在那段時候,我感受到了父愛,真的還算溫暖。
好景不長,我生父將被派往外國支援技術,當我好不容易與母親克服了分離的痛苦之后,得知,我父親在國外身亡。“我好不容易獲得的溫暖,沒有了嗎?”這個問題一直在我腦海里盤旋,在此后的日子中,我與母親相依為命,母親孤助無一,對我傾注了全部的希望,也繼承了爸爸的粗暴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如有犯錯,隨之而來的就是身后打過來的巴掌。我很害怕,我發現我不管是把精力放在哪里,都容易出錯,都容易被后面突如其來的擊打給痛到,被嚇到。久而久之,我的肩膀就放不下來了。
轉眼間入學了,我非常想參加一個活動,我為此做了很多準備,競選過程很順利,似乎,成功再握,最后,投票拉票環節,我不知為何,莫名把我的對手夸了一通,最后投票,我沒有投自己,我把票投給了我對手,2票之差,我落選了。我那時候想,看吧:我就是個失敗者。面對增長緩慢的學習成績、面對日益消耗耐心的老師、面對幸災樂禍的同學。我寫下了一篇名為《自殺策劃書》的作文,交上去了。當時我身體里有兩種聲音:一種“你寫好就照著去死吧”,另一種“你死了,你媽媽怎么辦?”。結果對死亡的恐懼與心疼媽媽的想法贏了。然而,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我習得來的失敗無助的感受與日俱增。我開始變得自閉,我的肩膀愈加的聳立,我希望自己能像烏龜一樣有一個殼,把自己與外界隔絕。
我以為我就這么渾渾噩噩的過下去了,大學畢業工作之后,我迷上了網絡。有一天,我閑來無事,進了一個男生的QQ空間。空間叫一只灰色的小貓,里面有篇同名文章,當我看到小貓趴在他腿上安靜地陪他做作業時候我被莫名的暖到,似乎想到自己幼時陪著爸爸工作完之后,在農場里玩耍的場景。揮之不去的孤獨無助感少了許多。
在與他幾年的網戀中,我們回到現實成家立業。偶然間,我獲取到一只貓的送養消息,在當天我們就把貓、和貓用品統統帶回來了。就這樣,我們家成了三口之家。可是,我與貓的相處并不好。我家貓老是咬我,我老是打貓,我丈夫老是和我吵。某次,在我家貓去撩垃圾桶惹事的時候,它老是犯這樣的錯誤,那天我加班晚歸,很累很煩,老公只盯著申花要進球,根本不管。當下,我炸毛了,沖過去,把貓抓起來,狠狠把它摔在垃圾桶的臟污里,就聽見貓咪劇烈地慘叫。急急忙忙帶去醫院,所幸,傷不嚴重,略微包扎幾天就好。我被我嚇住了,1:我沒想到我會發那么大的火,居然傷害到一只成年的公貓。2:在它等候醫治的時候,異常的乖巧,丈夫異常的紅了眼。我那個時候居然覺得得意:看,乖了吧。你活該。那個時候我似乎成了我爸,不止暴力,還沾沾自喜。
因此事,我們逐漸吵到要離婚的程度。當雙方父母長輩到齊在家開會的時候。瞬間,我回想起幼年間父親身亡,奶奶一眾親戚來到我家,討論分家的事情。那時,狹小的房間變得擁擠。氛圍陰郁,氣壓很低很混亂,年幼的我很想擺脫這樣的境地,于是,我就拿著剪刀,圍著桌子想把流蘇剪齊,很快,遭到了奶奶的責罵,雖然,被母親出言制止了,也同時制止了我的行為,當我被母親擁抱著的那一刻,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什么是“無助”、“無奈”。
在我準備放棄這段婚姻的時候,猛然間,我家悟空就開始過來嗅聞,在我和丈夫的身邊游走,開始蹭我。我聽見我丈夫囔了一句“你一點都不關心我”。原來,我不再是一個孩子了。我是一個妻子、一個寵物貓的媽媽。不可以再把自己縮在殼里,應該自己主動去把握生活。
突然我領悟到是我家貓救了我,讓我認識到我自己,開始重新審視我和這個家庭的關系。
我發現貓對我的不滿、逃避、攻擊,大都來自于我。之前,我對任何事都很神經質,非常敏感,一有不滿,會馬上情緒發作:大叫、扔東西諸如種種類似孩童的行為。 我家貓,同樣敏感,嗯,在這里,告訴下各位我家的貓叫悟空,是原主人給起的名。因為它很怕原主人彈它鼻子,那會非常的疼。就像猴哥害怕緊箍咒一樣,我家悟空就特別害怕觀音指。因為貓鼻子是異常敏感的器官,這個手勢彈出去的威力其實非常大。其實,當他害怕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逃,再者就是攻擊。
但是這樣的行為,我那個時候并不理解,反而加速了我對它的不滿,以至于對它一通虐打,來發泄心中擠壓的怒氣。而有一次的經歷,讓我發現貓的不同。它敏感記仇,卻也寬宏大量。因我的疏忽,天井們沒有關好,悟空不見了,我著急去尋找,正當我哭著準備去探下水道的時候,悟空喵了一聲,從陽臺的天井門那里怯生生的探出頭,怯懦卻勇敢。當我的淚眼對上它怯懦卻關切的眼神時候,我意識到,自己真的不如貓。貓是獨居動物,喜歡呆在熟悉的區域,它覺得安全的地方。而為了它的家人,它還是跨出第一步、離開了它熟悉的地盤。只是為了回應我,它把我當成家人的一員了。
之后的過程中,雖然貓還是會咬咬我,我會開始控制我自己情緒,學會把自己的感受分析出來到底是什么,而不是積壓在心中,等到它將爆發的哪一刻。正如我觀察到,悟空何時會想要咬我,咬我之前會是什么動作。我不會在把自己的手當成逗貓棒給它當玩具,我也不會把自己的手當成會傷害它的武器。在這里,教大家一招,如果有貓或小型犬咬你的時候,要做的不是把手縮回來,而是把手伸進它的嘴里、喉嚨深處,這樣,你的手反而會被吐出來且不會受傷。這樣,我學到了,不要只一味待在安全區內,當有新問題來臨之時,你反而要迎上去,而不是習慣性地縮回保護殼里。
很快,漸漸的,我從一個一無所知的隨意養寵人,一個會虐待他們而發泄心中怒火的人,轉變為一個讓自己事業、生活順利進行、能獲得很多人得到他人和自我認可的習得性樂觀的人。
前不久,我幫一只貓找回健康的同時幫它主人也修復了焦慮情緒。它沒有任何疾病,卻會在某個時間段舔同一位置的毛,毛都舔禿了,血也滲出來了。我先讓主人給它喂點貓薄荷、專用的貓用葡萄酒,緩解它的焦慮。然后,我試著去了解她貓主人,原來她因家庭瑣事,而情緒煩躁 ,她反復陳述著"我對這只貓真的用全力照顧了,我快撐不住了”其實,全力照顧只是她的借口,“撐不住”才是她最想表達的。于是,我并沒有太多的與她分析她的壓力來源是哪里,我只布置了作業:讓她每天在貓開始舔毛之間多陪它玩玩,至少陪玩15分鐘。我想讓這位朋友自己也乘此時間放松放松,聽聽久違的貓咕嚕聲。兩周過后,我回訪。發現她語句歡快,家事進展順利,而貓也老早不舔毛了,正在長新毛也開始長出來了呢。
越來越多的家庭會飼養寵物,不管你把寵物當工具、當玩物、還是當孩子,當這些寵物進入家庭,就會成為伴侶動物,成為家庭的一員,與整個家庭融為一體,相互影響。不管你時候意識到,它都在學習你、模仿你、投射出你的種種情緒行為。
在寵物身上,我看到了自己、:我的過去與、現在,還有未來。那個曾經一味只做鴕鳥狀、一味沉淪失敗無助下狀態下不是抑郁就是暴虐的我正慢慢離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了解自我,更愛自己、敢于直面生活的正常人。
我的未來可能會在動物行為學和人類心理學上繼續深造,成為寵物行為治療師,幫助更多的寵物家庭建立良好的情感關系。,讓貓狗找到適合自己的家庭,讓更多人了解自我。
寵物于我而言,是一個是個很好的認識自我的自我認識的開關。我在通過它身上我找到了自己,并且和自己的過去和解,開始獲得愛,并給予愛。那么你的開關又在哪里呢?我愿意鼓勵大家需要自己去尋找,在尋找的過程中,不要放棄自己,不要放棄從自己的家庭中汲取能量與幫助。
PS:這篇文章來自于我在TELL7上的演講。當初只是想讓人們關注到寵物在生活中、家庭中的互動所帶來的影響,從而進一步推動寵物救助等方面的工作。沒承想在演講導師安寧的帶領下,把自己隱藏著的童年問題也一并發現出來了。因此,希望把我的個人經歷與從寵物身上學習到的種種,寫成故事,送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