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看歷史書,最近看了兩本歷史書,一本叫《人類簡史》,另一本叫《DOOM啟示錄》。
這這兩本書都強烈推薦,《人類簡史》今天先不說了,今天想來聊聊《DOOM啟示錄》。
如果你平常關注科技新聞,應該對Oculus VR這家公司不陌生,該公司從事的是如今科技圈最熱門的虛擬現實領域技術研究,2014年被Facebook花了20億美金所收購。
如果你對這家公司了解稍微多一點的話,可能會知道他們現今的CTO是誰,他叫約翰·卡馬克。
他是一個傳奇人物。
他像Tim Berners-Lee一樣,是個把對開源軟件的信仰流淌在身體血液里的黑客。在卡馬克眼里,
所有科學技術,以及文化、知識、理論,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去注冊一項專利,就等于宣布說:“這個想法是我的想法,你不能使用或擴展它,因為,我「擁有」這個想法。”在卡馬克這樣的黒客眼里,這聽起來簡直荒謬絕倫。專利制度威脅到了他生命的最重要的事情:編寫代碼去解決問題。如果這個世界上充斥著各種專利,以至于他連解決一個簡單的問題都要侵犯到某項專利的話,那么這將不是一個他所樂意生活在其中的世界。
他是圖像編程領域的頂級大牛,他是第一個在PC上實現了真正意義的游戲畫面卷軸效果的人,卷軸技術可以讓游戲畫面不再局限于屏幕大小,游戲畫布可以任意向四周延展。80年代這項技術就已經在街機游戲中實現,而在PC上要等到在十年后了,可見其難度。
他還是3D游戲引擎的開創者,他在90年代初寫出了世界上第一個3D游戲引擎,用它設計開發了風靡全球的FPS(第一人稱射擊)游戲,也許你沒玩過他寫的游戲,我好像也只在高中時期玩過其中一款,不過如果你跟我一樣愛好FPS游戲,那么一定玩過這個領域的佼佼者,如Valve的《半條命》(Half-life),Activision的《使命召喚》(Call of Duty),EA的《榮譽勛章》(Medal of Honor),這些游戲在早期都是使用卡馬克的3D游戲引擎制作的,所以說他是FPS游戲之父一點不為過。
他就是我想推薦的這本《DOOM啟示錄》的主人公。
這本書事實上有兩位主人公,都叫約翰,一位是約翰·卡馬克,另一位是約翰·羅梅洛。卡馬克最感興趣的是開發游戲引擎,專注于解決游戲中的現實技術難題,而羅梅洛則是天生的游戲玩家,對于羅梅洛來說游戲就是他的生命,但他更喜歡研究游戲中怎么打斗、怎么操作最有意思,他總能設計出極具創意的關卡,他們倆就好像喬布斯和沃茲一樣配合默契,一個是終極程序員,一個是超級產品經理。
他們起初供職同一家公司,一起開開心心的做游戲,后來共同創立了屬于自己的游戲公司id software,做出了一系列經典作品如《毀滅戰士》(DOOM)、《雷神之錘》(Quake),不過遺憾的是在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之后,兩人最終因為彼此信仰不合而分道揚鑣。
在《DOOM》游戲大獲成功后,公司樓下停著十幾輛法拉利,基本上公司十幾號員工人手一臺。在這耀眼的成功光環背后,有他們互相比慘似的支離破碎的家庭背景,有他們對游戲的無比熱愛和激情甚至瘋狂,有令人忌羨的編程天賦和設計才情,更有讓人敬嘆的汗水艱辛。
我推薦這本書,《DOOM啟示錄》。
如果你是游戲愛好者,讀它。
如果你是程序員或產品經理,讀它。
如果你正在創業路上艱苦跋涉,一定要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