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個世界遇到一個懂你的人有多難?
我想不亞于你看到流星的幾率。這種幾率是零到一的幾率。
此生也許大多數人沒看到過流星,即使看到過的也就一兩次而已。
記得曾經看到一段話,如此形容懂你的人和不懂你的人,他們的區別有多大。
“懂你的人,會用你所需要的方式去愛你。
不懂你的人,會用他所需要的方式去愛你。
懂你的人,常是事半功倍,他愛得自如,你受得幸福。
不懂你的人,常是事倍功半,他愛得吃力,你受得辛苦。
兩個人的世界里,懂比愛,更難做到?!?br>
2.
談到懂你,難免就逃不開對愛的探討。西方人對愛的理解是廣義的,東方人對愛的理解是局限于愛情里更多些。
西方人教育孩子更多的是懂得愛他人和分享。東方人對孩子的教育是做事要有責任感,要孝順父母。
西方人對愛的表達更直接,東方人相對更內斂些。由于從小的認知區別,造就了后天養成習慣的大不相同。
可以說西方人由于表達的直接可以讓身邊人直接的感受到愛,東方人由于表達的委婉,身邊人的感受可能更需要判斷來肯定。
但是上升到懂你的層度,西方人由于直接讓你很快得到答案,缺少了品味的過程,阻礙了對朋友深層次的認知和理解。
東方人由于委婉,使得表達是一個婉轉的過程。需要彼此去互相體會,使得關系進入一種深層次的交流狀態。
3.
我記得錢鐘書形容楊絳是:妻子,情人,朋友。我想這是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最高的評價。因為這三個詞可以屬于不同的屬性,但卻同時存在于一個人身上,這是何等的榮幸。
這都離不開彼此的認同,理解和愛。
愛是最大限度的包容,理解是深層次的認同。
我們每個人此生最大的追求不過是找到一個懂你的人,幸福的過完此生。
4.
人因為愛才會懂得去對對方好。至于用哪種方式向對方展示你的好,這就離不開對愛的認知和理解。
當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對方好,對方肯定會感受到深刻的壓力。當你用對方喜歡的方式,肯定會收到心有靈犀的互動。好的愛情肯定不是,只有一個人一味的付出,另一個一味的接受。時間久了,付出的人會覺得累,接受的人也會累,因為那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方式。
那么很多人會說:我也不是她肚里的蛔蟲,我怎么會知道她在想什么。那么你應該會觀察,人對于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都會有些行為上的反饋,只要你用心都能記住,除非你不愛這個人,否則干嘛要費心去做這些。
我們對于友情和親情同樣是:只有懂你才能達到最佳的認同和理解。
愛于兩個陌生人間是瞬間迸發的,愛于親人間是一種血緣的原始本能。
無論親情,友情,愛情都離不開磨合,磨合的過程是一種升華到懂你的過程。
有時一個眼神的理解能達到無與倫比的鼓勵,有時一句:我懂你遠比說再多的我愛你都能溫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