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偶然與自己的姐姐談起從高三進大學的變化,她說我們變成熟了,開始懂得人情世故了,開始有了方向了。在我而言,也確實如此,也更是如此。
高考來的突如其來,卻又是意料之中。考試前的緊張,考試后的悵然若失,填完志愿后的分離,無不令人成長。
尤其是高考后的失利,當時的我很失望也很尷尬。失望的是我不過考出了平時百分之70的分數,尷尬的是我與我打算的最差的大學錄取分數線也差了十萬八千里。無奈的我只能重新去找大學,找專業。文藝點說就是像大海里的一葉孤舟,找不到自己的燈塔,找不到方向。當時的老師和同學都為我惋惜過,但我還是會選擇逃避,因為那樣會使我更尷尬,更無地自容了。經此一事,我也明白了,在別人失利時,我便不會去安慰和惋惜,因為那樣更讓別人尷尬。
填志愿的時候下了一個軟件,它有歷年的分數線,并用數據分析出你能考上哪幾所大學。曾經的我向往北京,現在的我只能呆在本省。從想研究中藥材分析到現在的文科專業。曾經在午夜的我一次次的不甘,終究化為隨之而落的眼淚。擦掉它,我要學會重新面對。
從一開始的悵然到如今的看開,我想一半的功勞都在那群大學同學身上,是他們樂天的個性,是她們的想法感染了我。謝謝他們改變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