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我上學挺晚,父母常年出門在外,快八歲了,每天仍和小伙伴從村東頭野到村西頭,完全沒有上學的意識。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午,奶奶從外邊回來,忽然問我和二妹:“想讀書不?”讀書,嘿,聽著怪新鮮,應該比那些玩膩的游戲有趣,于是我倆異口同聲回答:“想!” 那天奶奶便帶著我和六歲的二妹去學校報了名,從此踏進了學校的大門。
? ? ? ? 學校是我們村子四公里外的三面坡小學,那時候的班主任還是我爸的同窗鄒老師,長得白白凈凈,瘦瘦高高,喜歡穿件白襯衫,外套件褐色針織背心,斯斯文文的模樣,脾氣也挺溫和,教我們數學。
? ? ? ? 回想一年級的學習狀態,迷迷糊糊,懵懵懂懂,學了些什么,考了多少分,全沒個印象。那時候的心思,不在學習,全放在上學途中的諸類有趣事上了。
? ? ? ? 入學后,收獲了不少同路上學的小伙伴,課余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春天約著爬高山,摘杜鵑,打蕨菜,挖折耳根;夏天下河堵河塘子洗澡,撈蝌蚪,摘桃子,采白地莓;秋天撿柿花,打拐棗;冬天刨蘿卜,畫霜花……雖進了學堂,絲毫沒有感受到什么刻板教條的束縛,依然延續著未入學時無憂無慮的快樂。
? ? ? ? 將興趣從玩樂轉移到學習是二年級上冊了。那時候,因著建火電廠,老校區被夷為平地,新校區又還在建設當中,便搬遷到了車田的臨時學校。說是學校,其實就是一棟民居大瓦房,左側廂房的最后一間,便是我們二年級。這是間四十平米左右的小屋,進門右側唯一一扇窗讓黑板完全擋住,僅前門進些光,在晝猶昏,便于屋頂吊了盞小燈,昏黃的燈光,照著教室里高高低低并排靠右的六行木板桌,左側留作出入通道。桌下是灰土地,雖已被踩得板板實實,仍凹凸不平,晴天里倒也還好,逢上暴雨天,匯聚在屋后陽溝里的水一起滲進來,地面上的一個個土坑便喝了個飽,滿溢而出,肆意橫流。大雨后跨進門檻,常見著這樣的情景——幾位同學佝僂著腰,拿把小鏟子,圍著水坑鏟水,旁邊放著的水桶里,多半已裝了大半桶黑黃的泥水。且這坑邊的泥土到底不夠硬實,一夜雨水的浸泡早使它變得松軟黏糊,加之頑皮的同學們在上邊進進又出出,幾個來回,它便徹底泥濘得如同三月間插秧的田,黏得滿鞋底都是。? ? ? ? ? ?
? ? ? 但就是在這里,我的學習意識開始萌芽,并迅速生長起來。大概源于二年級的那次語文作業,老師要求完成課本上的一篇看圖寫童話作文,那正是對童話愛不釋手的日子,便來了興致,一口氣寫了個長長的童話,不曾想,這童話,竟受到了語文老師的大加贊賞,那是我印象中第一次在學校受到表揚,那些代表著認可的話仿佛初春的第一縷陽光,照得我渾身暖意洋洋,一條活潑的小溪在我的心澗流淌起來。
? ? ? ? 為了繼續受到表揚,把這份清風拂面般的美好感覺留住,我開始認認真真完成每節課的生字,一筆一劃,寫得規規整整。周末里,也不再到處瘋跑瘋玩,每天早早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寫作業,那時家里沒有書桌,就把書攤在一根高凳子上,蹲在院子里算算術,默古詩,寫日記,那一年期末,我破天荒地考了雙科滿分,在外多年的父母,剛好也在那年春節回來了,還帶回了三妹、小妹,以及尚在襁褓中的弟弟,把這個喜訊告訴父母后,他們神情里流露出的喜悅與自豪讓我暗暗下定決心,今后要更加勤奮,此后的小學生涯里,我的成績再沒掉出班級前二,并把這股學習勁頭持續到了今天。
? ? ? ? 在土瓦房上課的日子,我們家也拆遷暫住到離學校更遠的外婆家,每天上學要走一個半小時,家里便給我們每人五角錢,在學校解決午飯。每天第四節下課鈴一響,同學們便飛也似的朝同一個目標奔去——土瓦房主人家的油炸洋芋鍋。這鍋架在堂屋左側的窗戶下,鍋邊用鋁絲扎成的濾油網上,已堆了尖尖的一座洋芋小山,一根根炸得金黃,散發出的那股油香味,幾乎要把同學們肚里的饞蟲勾出來了。一毛錢三根,主人家才用細竹簽串上,同學們立馬把捏在手里的零錢,往桌上收錢的鞋盒子里一扔,接過洋芋串,放在醬油缸里淋一遍,再換到一旁的辣椒盤里,刷上一層噴香辣椒面,之后,便一邊小口品嘗著這人間美味,一邊逛到院壩里,看小伙伴們玩跳房子撈石子兒的游戲去了。
? ? ? ? 三年級的時候,新學校終于建成,去學校的路,大半沿鐵路而行,上學途中,常會遇到些專門運煤到外地去的貨車,我的家鄉雖然盛產煤,但開采仍有嚴格限制,購買價格也不菲,因而買煤于普通老百姓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勤儉節約的父母,常于各個落煤的角落拾煤,從煤廠的水渠、拉煤車經過的馬路上鏟回了不少煤。我和妹妹們也經常會幫著家里收集煤,時時在上下學的鐵路上撿拉煤車掉下來的煤塊。有段時間,經過鎮上的拉煤火車出奇多,時有落煤,每天我們都能撿到一大袋子。那幾日,每天上學前我和妹妹們都會準備好一個塑料袋,一邊朝學校走,一邊目光如炬地搜索著鐵軌兩側的落煤,待放學回到家里,總有滿滿一袋子的收獲,正在忙著家務的父母親見了定要大大夸贊一番,于是,小小的幸福和成就便像煙花一般在我和妹妹們心底綻開了。
? ? ? ? 沿鐵路上學的那幾年,火車漸逐提速,常聽說或眼見著些火車碾死人的事。撞死的人中,好一些是河南河北來電廠務工的異鄉人,無人認領,鐵道部門便給尸體拍了照片,貼在鐵路顯眼處,以便親友前來尋人。大清早,頂著晴天迎著暖陽開開心心朝學校走去,在經過隧道洞口或者某個路邊電線桿時,不經意抬頭間,猝不及防,一兩張血淋淋的死亡照已闖入你的視線,所謂觸目驚心,大概描繪的就是我和妹妹們當時的心情,我們常被嚇得大叫一聲,飛也似地逃到前路上去。這樣的事發生了四五次,每一次都把我們這些女孩子嚇得不輕,此前,我僅聽過村里一些老人病死,從未親眼目睹,也不曾經歷過親人逝世,所以關于人的生死,不甚了解,也沒有太多感受,但幾經“驚魂”照片事件后,那幾位亡者的慘狀,把殘酷的死亡現實生生擺在眼前,掀起了我小小心湖里的波瀾——這人,說不定昨天都還好好的,吃得下睡得香,就過了個鐵路,一瞬間就沒了,閉了氣息,失了音容笑貌,最后連那身軀殼也將從這世界消殞而去。細細想來,生命,何其脆弱,一瞬無意,便歸了塵土,而世事,又何其無常,稍不經心,便換了軌跡。
? ? ? ? 白日飛馳,恰似離箭,十多年已悠然而去,走在曾經的上學路上,回首往事,太多的童夢已然飛遠,昨日之日確不可留,但也并不是了無痕跡——正是千千萬萬個昨天的我,鑄就了今天的我,千千萬萬個今天的我,依然要對未來懷著希望,去經歷,去見識,去感受,一步步向前,去靠近理想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