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嵇康酒會詩》釋文:樂哉苑中游,周覽無窮已。百卉吐芳華,崇臺邈高峙。林木紛交錯,玄池戲魴鯉。輕丸斃翔禽,纖綸出鱗鮪。坐中發美贊,異氣同音軌。臨川獻清酤,微歌發皓齒。素琴揮雅操,清聲隨風起。斯會豈不樂,恨無東野子。酒中念幽人,守故彌終始。但當體七弦,寄心在知己。
? ? 祝允明的書法師承極為廣博,因此他不僅能兼備數體,且皆能臻于精妙。傳說祝允明63歲時,去沈則山親家山莊,沈置酒席相待,飲至太陽落山,尚未覺酣,沈則山命家人設紙筆索書字或不同者六種,祝允明再三推辭不允,便乘酒興書寫了《六體詩賦卷》。
? 祝允明此書仿鐘繇、張旭、前人章草、蘇軾、黃庭堅、趙孟六家書,寫得維妙維肖出神入化,令主人非常高興。可見其書法的師承極其廣博,書藝范圍與書法風格的功力之深,變化之多。
? ? 根據祝允明的作品與文獻著錄,祝允明的書法在小楷、楷書、行楷、行書、行草、章草、今草、狂草諸書體上用功極深,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由于他的書藝范圍涉獵極其廣泛,他所擅長的每一種書體中又都包含著多樣的風格,故很難詳盡而準確的進行分類。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于天順四年十二月六日,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因長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世人稱為“祝京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