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過多了解朱元璋之前,我是不喜歡他的,甚至有些厭惡。
一開始對他的印象停留在他是一個放牛娃,當過和尚,后來參加了義軍,娶了個很出名的媳婦叫做馬大腳,然后得了天下之后,炮轟慶功樓,把他的老兄弟們都殺了。太子朱標死后,他立了朱標的兒子朱允文為太孫,把皇帝的位置傳給了他。
人物大概的主線沒有問題,關鍵是缺少了細節。正是這缺少的細節,讓我對朱元璋一知半解,才有厭惡之心。
當官的可以恨他,因為他一生都在和貪官污吏做斗爭,對貪官采用的手段殘忍至極。但是老百姓不應該恨他,因為在明朝初年,他確實對百姓很好,輕徭薄賦,才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而且有明一朝,除了后來的崇禎皇帝,相對其它朝代百姓的賦稅還是很低的。
朱元璋的個性太過于鮮明,行事風格讓人很容易就產生愛恨分別之心。但是人無完人,我們對于帝王的評判,當采用大歷史的角度。他對百姓如何,官僚體系如何,社會治理水平如何,人民生活水平如何,對中國歷史有何貢獻?
我以前的歷史觀確實太狹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