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話說北京,一女子違法停車,擋了別人的車道。
不但不接電話,還怒懟報警男子:“你打個車不行啊,你怎么這么絕情呢?”
要知道,別人打了無數個電話,你居然還回復說,
“電話不接你就不會發個短信啊,假如我在睡覺呢”。
后來還以生病為理由,
你生病又管別人什么事,生病就是亂停車的理由嗎?
本來一件小事情,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一點難事。
但這種情況,是你確實影響了別人。
本該禮貌的解釋下,道聲對不住、不好意思、給您添麻煩了。
大家不是沒有同情與寬容心,但明知自己錯的情況下,依舊飛揚跋扈、我行我素,反而怒懟對方,認為世界天老大,“仙女”老二。
那可能真沒那么多人去寵著你,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你男朋友。
02
無獨有偶。
一外賣員送餐因為餐廳出餐慢了10分鐘,外賣小哥通知了訂餐的顧客取消訂單,遭到了這位店家負責外賣的女店員的記恨。
后來就出現指責、謾罵,最令人憤慨的是狂扇外賣員四個耳光。
本來又是一件小事。
就算是自己心有不悅,可以有其它方法解決。
打人就真不應該。
要知道,這些送餐員每天奔波在一線,也是窮苦人民的化身縮影。
如果該送餐員因為身體或情緒極其不佳,采取以暴制暴的手段,試問”仙女”,最后受傷的你又該何去何從。
當然這位仙女在四個巴掌后,依舊不依不饒,終于惹怒了外賣小哥。在最后又一巴掌扇來的情況下,小哥用頭盔還手了兩頭盔。
顯然小哥沒有繼續,如果小哥情緒異常激動,做出了最加出格的措施舉動。這個傷害就算最后有賠償,可痛將永遠烙印在身上不是。
同一事件,一外賣小哥因送餐時間問題,用手拉開了小區閘門。
同樣被一位“仙女”扯高氣揚,連推帶拉帶扇的節奏完成了整個過程。
當然后來女方來了幫手,她個人沒有受到太大的傷害。
可還原整個事件過程,完全有條件和有正規途徑解決的事情,干嗎一定要撒潑斗狠、咄咄逼人,擲人于無地自容之境地?
不是有保安嗎?不是有警察嗎?
要知道動物急了還咬人,“仙女”不是更應該學會保護自己嗎?
不是說低層的人沒有憤怒,只是他們的憤怒沒有爆發。
如果抑制不住他們的憤怒,流血與傷害可能也就在進程之中。
03
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
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
我們回顧歷歷事件,多少痛心疾首的案件,都出于樁樁小事。
武漢熱干面事件、保安刀捅奔馳車主...
都應該為我們敲響警鐘。
如果有任何一方但凡丁點的忍讓或退讓,那些流血、那些傷害可能就不會發生。
也可能,這次你贏了。
也許,是對方太弱了。
但如果偶遇一次“垃圾人”,可能你的人生就會翻轉,可能給你本來平靜美好的生活帶來次不可挽回的災難。
也可能,就那么一次。
而這一次可能足夠,足夠讓你輸得一塌糊涂。
我們為何不多點體諒,體諒的同時亦是保護自己。
當事件并非按個人理想意愿發生時,我們多一份坦誠,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換位思考,體諒下每個人的不容易。
它并不是只有靠怒火、靠發泄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
“戾氣”也不是我們借題發飆的催化劑。
一聲歉意,一句道謝,一種理解就那么重如千斤嗎?
天地如此寬闊,但還有比他更寬廣的東西,那就是人心。
04
總體,最近的幾個新聞還好沒出現什么大事。
平息過后,但反饋出來的社會現象令人不由沉思。
包括高校女學生自稱:
“在這打工,老娘就是你的上帝,沒錢就好好工作,挨罵就得受著。”
都是多么小的事件,為何就能引發如此軒然大波。
因為大家都覺得,這確實非正常人。
我們也會經常遇到小麻煩或不如意的事,臨時停車堵著別人,當接到車主電話時,肯定第一時間表示歉意,然后迅速挪車。
外賣因為超時或其它原因,友好的理解,在接到餐物的那一刻,友好的道一聲謝謝。
雖然弱勢群體并不一定都是非常友好,思想特別崇高,但與其把個人的時間與精力浪費在這些小事上,影響一天的心情,不如多點禪修式的寬容與理解。
更別說憤怒慫懟,暴力出手,特別是我們的“小仙女”們。
遇到確實可恨的,確實不可理喻的,可以通過合法途徑解決。
更要相信“垃圾人定律”中,垃圾人總有被垃圾的時候。
寬容也并不是軟弱,他只是人之間的待人藝術。
同時請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只有這樣別人才會尊重你,而不是用別人的自尊去換你所謂的面子,更不要去踐踏任何一個人的尊嚴。
無論你多么權勢與強大,以一顆美好的心對待這個世界,對待每一個人,誠摯的寬恕,再把它忘記。
因為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
最后希望所有的小仙女們,要學會保護自己,收斂戾氣。
要知道,并不是每個人都是你男朋友,處處呵護你,保護你。也要知道,對方也可能會戾氣更深,請多一份寬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自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