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第二十四章 東封西祀后半生
? ? ? ? ? ? ? ? ? ? ? ? ? ? 第九節(jié) 立太子
再說皇子趙受益,在劉娥和楊淑妃的精心撫養(yǎng)下,茁壯成長。趙受益天性仁孝寬裕,喜形不露于色。
趙受益稱劉娥為大娘,稱楊淑妃為小娘。劉娥性格嚴(yán)厲,動輒以禮法約束他,很少對他假以顏色,相比之下,楊淑妃則溫婉得多。
趙受益小時有風(fēng)痰癥,劉娥禁止他吃蝦子螃蟹等海鮮,而趙受益偏偏喜歡吃。楊淑妃就經(jīng)常偷偷藏一些給品嘗。楊淑妃也常常當(dāng)面抱怨劉娥:“皇后何苦這樣虐待我們的兒子!”劉娥也不辯駁,一笑置之。
趙恒本來有六個兒子,長子趙禔,次子趙祐,三子趙祗,四子趙祉,五子趙祈,趙受益后來改名趙禎,是第六個兒子。
趙禔、趙祗、趙祉、趙祈都是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趙恒甚至來不及給他們?nèi)∶帧K麄兯娜说拿郑际呛髞淼乃位兆谮w佶賞賜的,同時追封他們?yōu)橥酢?/p>
趙禔被追封為溫王、趙祗為昌王、趙祉為信王、趙祈為欽王。
趙祐于公元995年出生,母親是章穆郭皇后,四歲時被封為信國公,可惜的是,公元1003年又薨逝了。
趙祐是皇后之子,屬嫡子,也是趙恒最寵愛的兒子,并打算立他為太子,所以他的陵墓是以太子規(guī)格建造的。趙祐死后,被追封為周王,賜謚悼獻(xiàn)。
趙禎即位后,追贈二哥趙祐為太尉、中書令。公元1033年,再追冊皇太子。
所以趙禎成了趙氏江山的獨(dú)苗苗,趙恒將他交由劉娥撫養(yǎng)并沒有錯,特別是劉娥成了皇后之后,撫養(yǎng)趙禎更加是名正言順。
在封建制度中,封建家主小妾所生兒子,都必須認(rèn)家主夫人為嫡母,生母僅是姨母身份。趙禎生母李氏身份是劉娥的侍女,其地位,在封建家族中連小妾都不如。盡管皇帝趙恒可以隨時改變李氏的身份,但趙恒對李氏的感情,顯然遠(yuǎn)遠(yuǎn)比不上對劉娥來得熾熱。
所以劉娥認(rèn)趙禎為兒子,完全合乎情理、制度。這也是趙禎后來獲悉自己生母是李氏后,對劉娥并沒有產(chǎn)生怨恨的最根本原因。
劉娥有虧于李氏的做法,應(yīng)該就是在生前沒有讓趙禎母子相認(rèn)這一節(jié)。這當(dāng)然是劉娥從自身利益出發(fā)的考量。
但劉娥、楊淑妃精心撫育趙禎,還是有功于朝廷的。
公元1014年,趙禎被封為慶國公,第二年,晉封為壽春郡王,并開始在資善堂進(jìn)學(xué)。公元1017年二月兼中書令,公元1018年二月,趙禎加太保,進(jìn)封昪王。
八月,群臣上表,請立皇太子,趙恒準(zhǔn)奏。
九月,趙恒正式冊立趙禎為皇太子,任命李迪為太子太傅,李迪上表辭謝道:“先帝在位時,未嘗設(shè)立太子師傅,臣安敢超越先朝宰相李沆?”
趙恒對李沆一貫尊敬之極,見李迪如此謙遜,對李迪更增好感,下詔讓李迪以參知政事身份兼任太子賓客。同時詔令皇太子趙禎,對待太子賓客李迪,應(yīng)該對待師傅一樣。
趙恒在位后期,劉娥身為皇后,不但處置宮闈之事,有板有眼,有理有據(jù);而且趙恒退朝后,閱覽天下的奏章,多至深夜,但是再晚,劉娥總是陪伴左右。
有時趙恒處理政事遇到難題,愁眉不展,劉娥甚至提出自己的看法,往往能得到趙恒的贊賞,這實(shí)際上等于默許劉娥參與國事的處理。
劉娥聰明練達(dá),記憶力超強(qiáng),朝廷發(fā)生的事,只要她參與了的,都能記得清清楚楚,而趙恒卻因為政事、床事操勞過度,越來越精力不濟(jì),因此,趙恒越來越倚重和信任劉娥。
李迪是反對立劉娥為皇后的最堅決者,趙恒能讓李迪出任太子賓客,可見,此時劉娥對趙恒影響還不是很大。
公元1019年,商州(陜西商洛)捕獲收藏禁書的道士譙文易,譙文易傳言能驅(qū)使六丁六甲。審訊中,譙文易供出一個秘密,經(jīng)常出入宰相王欽若家。
趙恒對這類方士最為忌諱,問王欽若是否屬實(shí),王欽若跪拜請罪,六月,趙恒罷免了王欽若的宰相,同時尊重王旦臨終前的舉薦,重新啟用寇準(zhǔn)為宰相。
佐料:王欽若是大宋開國后第一位南方人做宰相。中國歷史上的南北之爭,歷來已久。
宋人無名氏筆記小說《道山清話》記載,趙匡胤遺訓(xùn)里有“不用南人為相”,“南人不得坐吾此堂”。是否屬實(shí),有待歷史學(xué)家考證。
但《宋史.王旦傳》記載,真宗早想提拔王欽若為宰相,王旦便以“臣見祖宗朝未有南人當(dāng)國者。臣為宰相,不敢沮抑人,此亦公議也。”大加阻撓。
王旦死前一個月,王欽若才被大用,王欽若仍然發(fā)牢騷說:“為王公遲我十年作宰相。”王旦以識人善任著稱,尚需找些“公議”一類的理由搪塞輿論,不敢過分露骨。寇準(zhǔn)則公開以北人自居,排斥南人,肆無忌憚。
撫州人晏殊,和楊億一樣,七歲能寫文章。公元1004年,晏殊十四歲,以神童被舉薦,趙恒召其與進(jìn)士千余人一并試廷,晏殊神氣不懾,援筆立成。
趙恒嘉賞有加,賜晏殊同進(jìn)士出身。
當(dāng)時的宰相寇準(zhǔn)不高興,道:“晏殊是江南人!”
趙恒也覺得寇準(zhǔn)太過直裸裸,回頭反駁道:“張九齡不是江南人嗎?”(張九齡是唐朝名相,廣東韶關(guān)人)。
王欽若狀貌短小,脖子下有個大肉瘤,世人稱他為“癭相”。但他的心機(jī)、謀術(shù)過人,性格又狡詐,趙恒有什么動向,王欽若都能揣摩到位,曲意逢迎,以中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