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的時候,身邊有一位同事比我剛好大了5歲,每次和她一起出去超市采購,她總會不厭其煩的挑選著食品的原材料,然后告訴我哪些是養(yǎng)胃的,哪些是寒性的,哪些是熱性,多喝蜂蜜水,少吃辛辣的。我出于禮貌點頭應付,其實內(nèi)心非常抵觸,25歲的年紀誰在乎食品的配料表,誰在乎食品對身體的好處和壞處,一切以口感為前提,吃的開心為前提。開始注意養(yǎng)生不是老年人的事情么。那一刻,覺得30歲,好恐怖,30歲理我好遙遠。
33歲的時候,和同事一起連吃了兩頓火鍋,結(jié)果便秘了3天,胃已經(jīng)像我發(fā)出需要調(diào)理的警告了。什么?!吃東西也要開始注意會不會上火了嗎?我不以為然。半年前帶兒子出去玩,下臺階的時候不小心崴了腳,剛崴了的時候,鉆心的疼,從小在農(nóng)村的大天地里摸爬滾打,崴腳跌倒根本就是家常便飯,起來拍拍身上就走人,更多是起來就走人。我還是故作鎮(zhèn)定的站了起來,然后一瘸一拐的往前走,心里想的是,不就是崴了個腳么,坐一會就好了。10分鐘以后,崴腳的地方已經(jīng)腫的像面包一樣,我不敢再大意了,回去做各種緊急處理。隔了1天消腫后正常出行。你看,不就是崴了個腳,腫起來了,也沒什么。
快到34歲的時候,哄睡了兒子之后,我坐在沙發(fā)上就著昏暗的頂燈拼命地給腳上搓活絡油,因為崴腳的地方,現(xiàn)在會時不時的疼起來,走路也有些吃力。當我往腳上搓活絡油的時候,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原來34歲的身體是不能喝25歲去比的。時光以疼痛的方式留在我的身上,提醒我你已經(jīng)越來越老。身體上的感受最明顯。
25歲的時候,我玩QQ空間不亦樂乎,發(fā)心情,貼照片,發(fā)文章,每天看收到了多少個留言。
28歲的時候,我玩微博忘乎所以,自拍,感言,分享恨不得把每日的生活掰碎了分享出來,然后看有多少人點贊,多少人留言,又有了多少新增好友。
33歲的時候,我成為重度手機依賴癥患者,3分鐘會去看一眼朋友圈,看有什么新動態(tài),有什么新文章,生怕錯過了什么似的,可我知道,3分鐘前和3分鐘后不會有太多變化。可面對一成不變的工作3分鐘都讓我覺得鼓噪漫長,總需要用所謂的新動態(tài)來刺激一下。
從關(guān)注美妝,散文,旅行,到關(guān)注就業(yè),投資,育兒。還總是不經(jīng)意間被中年危機的文章刷屏
標題黨無所不在的想要撩動你內(nèi)心好奇的小貓,打開被營銷號包裝了的各種文章,然后殺時間,找共鳴,寫評論。我亦身在其中。
《深圳兩套房,面臨公司裁員陷入中年危機》,《34歲,你該掌握哪些技能才能輕松面對裁員》,《45歲被裁員,上有老,下有小,你該怎么辦?》,什么情況?一夜之間我的朋友圈里就都是中年人了嗎?
誰說不是呢,00后的孩子已經(jīng)要讀大學了,80后的我們已然都進入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家庭兩頭顧的中年狀態(tài)了。
我周圍的同事里面,有3位90后,她們年輕有活力,有干勁,不懂就問,積極主動,像極了10年前剛參加工作的我。10年時間,說出來如此輕松卻又滿懷感慨,可真正經(jīng)歷過的人才知道,當你走在時光里的時候,你總是不去在意他,直到失去,你才明白,原來你也經(jīng)歷過!
想寫這篇文章,不是寫給自己青春的悼文,我早已經(jīng)過了心有戚戚焉的年紀,我更是沒有了當年情緒化的矯情。現(xiàn)在的我,心智成熟,懂得取舍,明白時間的珍貴,也更加懂得賺錢的意義,游走于工作和生活之間 ,時不時的想給自己找一個關(guān)口挑戰(zhàn)一下。不計較,不抱怨,不驚慌,也不懈怠。
現(xiàn)在的我相對10年前的我說,那個時候的你不管是什么樣子,請你都要善待那個時候的她,不要后悔,不要埋怨,不要傷心,只有她才讓你成為今天的你。
我謝謝歲月給我的沖刷,讓我坦然的面對中年的到來,不驚慌失措。這是我人生中最豐滿的歲月,我要用心過好每分每秒。少婦的美亦如中年之美。美人遲暮,那是因為她不懂得人生除了美,還有生活!
2017/2/4 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