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計劃今天下午的任務是把《殺死一只知更鳥》讀完的,兩點半以后去辦公室交完文件就沒啥事兒了,可以有一下午的時間進行閱讀。然而在等待老師的過程中我寧愿盯著保潔阿姨發呆我也不想打開手機閱讀。明明已經將近三點了,文件還沒交到老師手里,所以我就一直發呆,就想著必須要交完以后坐下來開始讀。其實像我這樣的情況說的好聽點叫拖延癥,說的不好聽就是一種自我逃避。
幾個月前給自己制定的后半年計劃中就包括除了閱讀規定的專業課書籍之外還要閱讀完xx本文學作品。《殺死一只知更鳥》我也閱讀了很久了,想著今天下午就把書看完,做個摘抄啊寫點兒讀書筆記啊!然而我卻要執拗的要做完上一件事情才會靜下心來閱讀,結果就是本來的閱讀計劃沒有完成,除了浪費時間,更糟糕的就是由于自己的拖延而心生落寞從而引發出一系列負面情緒。
我經常會給自己制定一些計劃。包括一天的,一周的,一個月的,這次最長制定了一個學期的。然而我從來沒有認認真真對待過,總是以各種各樣的借口來安慰自己并不是不想完成,而是有事耽誤了。想到大學四年都是這樣拖拖拉拉渾渾噩噩的過來我真的想賞給自己一個大嘴巴子。
前段時間有位同學在和我聊天的過程中給我發了一張她一天的學習計劃表,當時是晚上十一點,而她這一天的所有計劃后面都打上了對勾。她是全職考研,所以她告訴我說,如果今年依然沒有考上,那么她一定不會后悔。至少她是真的努力付諸實踐了,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這就是當我們預期的計劃完成和沒有完成的兩個截然不同的心理表現。前者會因為未完成計劃感到自責愧疚甚至迷茫焦慮。而后者會因為計劃完成情況良好繼而產生巨大的積極向上的動力。這種動力是任何人的任何支持與鼓勵都比不了的,其作用也異常強大!
希望從今以后計劃不僅只是一行一行的文字,而是可以讓我們實實在在去完成的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發展的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