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兒手藝
文/雕琢人生
這是一篇作業,算不得日更。寫熟悉的還是學有用的,實踐中看。歡迎各位多多指教。
對于魯迅,所知甚少,即便是教材中的文章也是不求甚解,對于魯迅先生,只是道聽途說一些罵戰或者其他,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做評判。
單就《奔月》而談,從以下幾方面給予個人看法。
寫作層面,大師的手筆不同凡響。第一,人物刻畫,后羿和嫦娥兩個形象,很少的篇幅生動形象,令人過目不忘。魯迅先生以刻畫人物見長,祥林嫂,閏土,阿Q等等,個個都是經典。
第二,細節描寫。心理描寫,后羿對于嫦娥的謹小慎微,通過一系列心理刻畫的淋漓盡致,一個好丈夫愚丈夫的形象躍然紙上。場景描寫,特別是射月那一段,勾勒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著實到位。
內容層面:第一,是夫妻關系,這種不健康的夫妻關系遲早有一天會出問題,丈夫太過懦弱和寵愛,妻子太過勢利和不知足。
第二,對于朋友和師徒的演繹。一個是朋友不知恩圖報,還想取而代之,痛下殺手。師徒之間,貓教老虎,留有后手。
第三,對于事實的諷刺(百度所得),這篇文章寫于高長虹誹謗魯迅之時,其中第二部分極盡諷刺之能事,又不矯揉造作,痛快。
最后,也有幾點疑惑。第一,因為對魯迅的風格和背景所知不多,但是又知其犀利諷刺,每讀其文,總在想其中是否有所指,比如仙單,烏鴉麻雀等等。其二,彤弓,彤矢,盧弓,盧矢,弩機,長劍,短劍,這些出現兩次,有何用意?第三點,結尾的烙餅,有什么說法或所指?是要還婆婆?還是其他?
還是要多讀,多思考,把文章放回當時的時代背景里,對魯迅先生的手法更深入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更深一層次的含義。
或者,有些東西,根本沒有含義,是我們想多了。
又記起了高中語文老師說的一句話:就一個嘆號,能分析出一頁紙?當時魯迅先生很閑啊,能想這么多?
誰說的準呢?又想起了紅樓夢,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