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最近在寫實習報告,最后一章是實習總結。當然我像以前一樣,幾句話就搞定,而,老師讓重新寫。認真寫了一下,但是寫完感覺不像是總結,更像是感想,我覺得寫的挺有趣,整理了一下發出來。
? ? ? ? 實習即將結束,過去的已成往事,留下的是回憶。
? ? ? ? 在這段時間里,學到了很多新知識。從認識Leica顯微鏡到熟練,能夠利用它來識別礦物。每個礦物有自己的個性,比如橄欖石會在鏡下讓人感覺她是立體的、角閃石隨著轉動顏色會發生變化、斜長石在轉到特殊角度會一邊暗一邊亮等等,就像人人有自己的特征,我們識別她通過臉型、身材、穿著等等,從此而記住她,我們在識別一個人的時候用的不僅僅是一方面的特征,而是綜合所有特點,然后在茫茫人海中辨別出她,礦物也是一樣的。當然,朋友長時間不相見,也會在記憶中模糊,礦物也是一樣的,只有多加相見,才會成為真正的好朋友。
? ? ? ? 和學習任何一項新技能都會有的心路歷程的一樣。期間,有認識礦物了興奮,有因為巖石變化非常嚴重而一個礦物都不認識的焦慮,有一個人在實驗室的孤獨,有和朋友在一起探討的激情。但是這一切的一切,在此之后,都會變為人生的財富,使自己更富有的成長。
? ? ? ? 有一件事,我認為挺有意思。在實驗室有兩本書,分別為叫《透明礦物鏡下鑒定手冊》和《金屬礦物鏡下鑒定手冊》。我在想第一批用顯微鏡觀察礦物的地質學家,他們是沒有這本書的,準確的說他們沒有任何參考,因為他們是第一人在鏡下觀察礦物,這是一刻應該銘記,因為這將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好奇的是不知道他們是如何建立起這么多礦物的鑒定標志,舉例來說,石英在手標本上是一種鑒定程序,而在第一次在鏡下他們是如何知道哪個石英,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不論如何,我們要感謝前輩,是他們讓我們此時此刻鑒定礦物可以有那么兩本書來參考。
我想:在做科研時,一定會有這種from zero to one,這是一種奇妙的體驗。
前人的思考,是后人進步的階梯。
注:這兩本書的名稱可能并不準,請原諒;橄欖石、角閃石、石英、斜長石,在我們專業上稱之為礦物,礦物就像化學元素一樣,雖然世界上存在許多元素,但是也只有那么幾個占主要成分,礦物也是一樣的,主要形成石頭的元素常見的只有那么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