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原創
總結
攸攸這樣測試單詞是可以的呀,這就是在考察聽力詞匯,媽媽注意引導她多關注字母,沒有一次性選對的媽媽也是要先確保她知道意思,比如plum,circle,之后針對性考察。
有機會讓她帶著書去動物園海洋館打卡也是很好的鞏固~
她目前如果跟讀不太準,那么視覺信息會是很好的輔助(真人外教視頻)。如果要糾正的話,優先輔音,其次看有沒有歧義。
詳細
攸攸媽媽你好啊,他這樣去玩兒是可以的,完全沒有問題,他只要是能夠接受這樣的形式,那其實它也是一種對這個聽力詞匯的考核嘛,那如果說像后面的這個視頻當中,媽媽有去問他啊,
Where is the dolphin。我或者說問他啊,What's this,讓他自己去說啊,This is like dolphin
grala will or something,這樣子的話就是相當于在考察他的這個主動輸出的這個積極詞匯的能力嘛,這樣其實是可以的,那媽媽需要注意兩個事情。第一個事情就是,嗯,你會看到他在第一個視頻里面,他每次選擇是靠什么呢?靠這個單詞出來之后才去選擇,那說明什么?說明他對字母不熟悉,那媽媽就需要在這方面多下一點功夫,因為小朋友他熟悉字母是一個很慢的過程。那,早一點開始嘛,就是我們不要求他現在就會,但至少媽媽要開始去引導他注意啊,這個I長什么樣,B長什么樣,讓他多去關注一下就可以。
第二個就是要去關注一下,他沒有一次性選對的詞啊,你比如說,像這個plum,那媽媽告訴他了,哦,答案是這個啊,包括像這個circle,媽媽也是告訴他了,說啊,This is circle。但是他有沒有理解這個意思呢?因為plum是李子嘛,那那個李子就畫了一個圓,然后紫色的,嗯,我不知道,因為畫面嘛,圖片的信息畢竟是有限的,所以呢,首先你沒有辦法確定。悠悠到底有沒有理解plum是李子的意思,李子長什么樣子對吧?這是第一件事情,第二件事情,比如說這個circle,那circle的話,媽媽只是告訴她了這個圖是circle,那其實那個圖里面有很多都是圓形的呀,Basketball不是circle嗎?哎,就平面上而言,它也是也是circle對不對,包括像那個圖片的右上角好幾個圓形的,所以我們不是就這種時候其實是可以跟他說中文的,因為你讓他理解circle是圓形的這個概念嘛。
那如果說媽媽只是直接告訴他這這個是唯一答案,那么他可能就會產生一些誤解,是不是只有這個才可以叫circle呢?所以我們還是更多的要給到他一些思考的過程。你可以直接告訴他,因為我知道媽媽很擔心說啊,我拿中文去跟她解釋,會不會就是有點像,哎,給她翻譯啊,其實不是的,我們該有解釋還是要有解釋,母語的輔助在她這個年齡段而言是很重要的,那。你如果告訴他說circle是原形的意思,那你接著就可以去問他呀,說這個圖里面啊,有好多好多原形, There are many circles on this page啊,Can you point out can you point them out,你能不能給我指出來呀,Pointout。這個時候你就多跟他重復幾遍,
Point out是指出來的意思,那那個圖里面只要他認為是圓形的西瓜呀,籃球啊,包括右上角那些圖形啊,只要是圓的都可以呀。
然后就是關于媽媽擔心他這個跟讀哈讀不準的問題,我們先說為什么,因為他這個年齡段,你想他現在,還不到四歲嘛,對吧,三歲多的小朋友,他的語言功能還沒有發育的很完善,他的大腦也是還在一個發育的過程當中。所以很有可能是他的這個聽力,他的耳朵,耳朵里面的各種神經啊[發怒],大腦處理這種聽覺信息呀,還不是特別的完善,這個都很正常,因為同樣的一個音進我們大人的耳朵里,跟進他的耳朵里可能是不太一樣的,所以呢,他跟讀不準。不一定是說他的這個就是沒有好好去讀,因為我看媽媽有提示,他說好好讀不一定,他其實有很認真的在讀的,但是他可能就是耳朵沒有抓住那些音,這個很正常,所以這個時候媽媽如果聽到了,發現有不對。那么你去給他糾正,其實是很是OK的,完全OK的。
那我們來說一下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第一個就是視覺信息,人處理視覺信息的速度是比你這個聽覺信息要快的,所以呢,在這種尤其是。嗯,你比如說拿到了一些這個這個這個紅火箭的這個分級閱讀的時候,我們配套的資源里面其實是有那個外教視頻的,那這種情況下你就不要只讓他聽了,你把那個視頻調出來讓他去看,因為口型也很重要啊。口型對于他模仿發音是個非常非常重要的環節,所以呢,視覺信息加上聽覺信息啊,去幫助他更好的模仿這個發音,這是一種方法,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媽媽說的糾正,糾正是可以的,那我們說什么時候需要需要去糾正呢?優先輔音,你比如說它之前的那些eleven對吧,我記得悠悠之前那個入V的發音,它是沒有太注意到的,因為跟我們母語不一樣嘛,優先去看這個輔音,輔音不對就要去糾正它。
那原因,因為有很多音,他的這個發音,特別的細微,對于小朋友而言,可能會有點難以區分,那因為我們如果糾正的過多,你要說他每一個音都不對,我每一個都要去糾正嗎?那是不是會對他造成這種心理上的?就是挫傷他的積極性啊,肯定會的,所以我們說會有一個原則,只要他發的這個音沒有跟其他的詞混淆,沒有歧義,我們就可以先放過去,但是如果說已經混淆到了,比如說風箏kite,他如果發的是Kate。的話,那這個就得糾正了,因為kite和Kate它是兩個不同的詞啊,所以這種就需要去糾正一下,但你比如說箭頭本來應該是error啊,哦,Error,但它發的是error啊,就還行啊,只要你能聽得出來,OK。先放過去,你要去給他這個時間去適應嘛,畢竟你想他學母語也也花了三四年的,對不對,新的語言他肯定要花個幾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