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氣蔥籠
振古人文大地同
不使龍門擅伊洛
如今魏法在遼東
啟功先生1984年奉題沈延毅先生法書展七絕詩一首
他是二十世紀的書法巨匠:
康北海門下,
他碑帖融合,開辟魏體行書新氣象,
繼承前人,重質(zhì)重妍,率意生動,
他飽蘸濃墨,胸有成竹,
快速揮灑,一氣呵成
他的書法金石味足,瘦硬通神,
筋骨嶙峋,奇異多姿,
我們欣賞這樣自由任性的書法大師,
面對書法,面對人生,
就該有這樣的情懷,
他向一個真的勇士,
以筆為刀,斷金切玉,
開合變化,盡隨揮運,
沈延毅
一個注定被載入書法史的名字
相守
forever
他身高1米92,
9歲習書,89歲離世,與書法結(jié)緣80年
可見其對書法鐘愛之深,終身不負
與愛人,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濃情愛意的走完他們的一生
1903年12月21日
先生出生于遼寧蓋州
其父沈羹唐為清末拔貢
能詩善文,工書法,
在當?shù)孛麡O高
先生自幼從家父讀經(jīng)學(xué)史,
作詩臨帖,弱冠時,
文才書名即已稱譽鄉(xiāng)里。及長,
就讀于民國大學(xué)、北京大學(xué)
民國范兒、海棠花兒,
髫齡滿紙笑涂鴉,
先仿隋唐諸大家。
六十年中如寤寐,
幾番夢筆幾生花。
先生自作詩已然道出自己追索之過程。
其唐楷作品從結(jié)體到筆法
都運用的精到嫻熟,形神兼?zhèn)洹?/p>
唐楷積淀的深厚功底,
對其書風的形成至關(guān)重要。
有人說沈延毅先生的書法藝術(shù),
不好與近代名家做橫向比較。
現(xiàn)在較為認同的觀點,
書法家“用作品來說話”,
觀其作品,
我們不但能夠清晰看到
尚韻、尚法的晉唐遺風,
還能體會到魏碑行書化的書法
帶給人得另外一種感受,
其成就與清末民初等近現(xiàn)代名家相比,
毫不遜色
在二十世紀的中國書壇
魏法在遼東
是最高的肯定
沈延毅書法的藝術(shù):
強悍無畏的丈夫氣。
端莊威正的廟堂氣。
正而不板,奇而不怪,正襟危坐,
不怒而威的堂皇威儀。
蒼勁古拙金石氣。
揮灑超逸的道仙氣
藏鋒起筆,中鋒行筆,
化方為圓,翻轉(zhuǎn)反復(fù),
筆隨興致,物我兩忘,
乍徐還疾,忽往復(fù)收,
方圓兼用,異態(tài)百千,
變化無窮,風神超邁,
神來之筆,躍然紙上。
詩書并茂的文人氣。
沈延毅的書法成功,
原因在于他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
他學(xué)識淵博,文史皆通,
舊體詩的功底很深。
《沈水嚶鳴集》
共結(jié)集遼寧九位老人的舊體詩三百首。
他一生作詩無數(shù),
多為觸景生情,
抒懷遣興,作后亦不加整理留存,
所以散失較多,現(xiàn)存約有幾百首。
觀賞他的書法,
會使人感到麗文佳句,
筆下生風,華章妙語,龍蛇飛走。
沈延毅先生逝世二十年多年了。
在這二十多年中,很多書法界、
藝術(shù)界評論人士寫文章
紀念這位老先生。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
聶成文先生多次
撰文紀念先生,
發(fā)表在 1994年《中國書法》
第三期
《不使龍門擅伊洛——沈延毅先生的書法藝術(shù)》
對沈氏書藝從點畫、結(jié)字、用筆到整體風格
概括十分精辟透徹,現(xiàn)將其摘抄
沈延毅先生的北碑,以方筆為主。源于史平公、楊大眼、孫秋生等名碑名墓志。風格方峻古拙,豪邁率真。起筆多切鋒入紙,如斷金切玉,然后轉(zhuǎn)筆鋪毫勁寫,如錐畫沙。捺筆多側(cè)筆重按折送,如大刀般鋒利。筆筆有彈性,筆筆見骨力,極富金石味。結(jié)字則以奇求正,字形方正而向左傾,開合縱橫,盡隨揮運。他還將篆隸筆意,行書筆意融入北碑,以行寫碑,使碑寫得更活脫,更富變化,更有韻味。康有為先生曾云,北碑“筆法舒長刻入,雄奇角出,迎接不暇,實為唐宋之所無”。沈延毅先生正是充分發(fā)揮了這個特點,將北碑寫得極醇厚,極有神采,如老木杈枒,如萬歲枯藤,高風標舉,獨具風騷。
《中國書畫》2004年第01期《沈延毅——靈光閃耀越龍門》提到:沈老是一個極有個性、極有造詣、極可愛可敬、極有趣又有點“可氣”的老人,在與沈老十四五年的交往中,受到了沈老的點撥和提攜,沈老精湛的書法藝術(shù)和率真的德風令我崇拜和著迷。我從心眼里敬重他,感念他。可以說,沒有他便沒有現(xiàn)在的遼寧書法。他是我藝術(shù)成長的一個重要的領(lǐng)路人。我雖然沒有正式拜他為老師,也不敢妄稱為他的學(xué)生,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受益者,從他身上學(xué)到了好多東西。他去世后,我時常翻閱我們在一塊活動的照片,回憶起一幕幕的往事,沈老的形象還是那樣鮮活,舉手投足,音容笑貌,宛若眼前。
拄杖身如鶴立群,
紅顏白發(fā)倍精神。
仙游杳杳知何去,
不使“罵聲”日日聞。
素紙如新墨跡清,洋洋灑灑韻無窮。
篇篇率意篇篇妙,不差蘭亭半點精。
鐵畫銀鉤功最深,靈光閃耀越龍門。
胸間多少宕豪氣,都匯滔滔腕底云。
高才自有愛才者,妙藝定當并世存。
試看煌煌絲錦冊,風標今日幾多人?
沈延毅以其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修養(yǎng),
精湛的書法藝術(shù)
吸引、影響一代代書法學(xué)人
激勵著書法后學(xué)的不斷前進
為了紀念沈老,遼寧省書法家協(xié)會在1993年11月為沈老舉辦了遺作展,1996年出版發(fā)行《沈延毅先生紀念集》,集中收入了沈延毅先生各個時期的作品百余件,完成了沈老一生沒有作品集的夙愿。2013年9月,由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辦,遼寧省書法家協(xié)會承辦的全國首屆 “沈延毅獎”書法篆刻作品展在沈陽隆重舉行。再次將沈延毅先生的書法地位,在全國范圍內(nèi)進行了有效宣傳和推廣,更加確立其在20世紀中國書壇一代宗師的地位。
通篇即將結(jié)束,
你是否覺得滿紙云煙中
洋溢著一股氣息,
這是金石氣、書卷氣,
是雄渾之氣、浩然之氣。
又別有一種風神,
是高山之風、君子之風、學(xué)者之風!
沈老無疑是當代書壇的巨擘,
我們堅信,他那獨樹一幟、
標風高舉的書法藝術(shù),
定會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知,
所推崇,
他的德風也會被發(fā)揚光大,
澤被來者!
沈鵬先生的詩贊
南海昔年薪火傳,
沉雄奇逸筆如椽。
行間情質(zhì)宣融處,
雙楫箴言一脈牽。
不薄唐碑愛魏碑,
旁揉博采涉瑰奇。
心為筆帥先求正,
書到生時是熟時。
本文作者對文中引用的詩詞及評論原作者
表示真誠地感謝!
轉(zhuǎn)載于書法時空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