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網”消失了。
上市公司“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9 月 27 日晚間發布公告,擬更名為“新樂視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這家更名后的“新公司”,將與它的創始人、避居海外、境內債務纏身的賈躍亭不再有任何關系。
新樂視的董事長是融創中國的CEO孫宏斌,CEO是梁軍。公司公告稱:經過 2017 年上半年的一系列戰略調整,公司繼承了以用戶體驗為核心,“平臺+終端+內容+應用”的生態理念,打造以智能電視為核心的大屏互聯網家庭娛樂生活。
“新樂視”的任務,除了切割與已經崩塌的“樂視七大生態”的關系之外,更重要的是拯救岌岌可危的樂視網上市公司業務,處理它的債務、關聯交易和形形色色的訴訟糾紛,讓“樂視”這個名字,重新變得有價值。
不僅是名稱和實際控制人,一切都在發生變化。
去年的“ 919 樂迷電商節”,樂視聯合江蘇衛視做了一場盛大的直播,邀請蔡依林、韓紅、郭敬明,還有洪荒少女傅園慧、劉國梁、張繼科、馬龍,中國女排郎平、朱婷等眾多明星一起狂歡, 15 小時賣了57. 6 萬臺電視。
那是樂視生態的鼎盛時期。在此之前,聯合電視臺直播電商節狂歡的只有天貓“雙十一”。
今年的919,一切都變了。 9 月 12 日,新樂視召開 919 發布會,沒有了酷炫的效果,沒有了“生態”和“顛覆”,甚至連媒體都沒邀請——與其說是發布會,倒不如說是對供應商和合伙人的安撫會。
樂視網CEO梁軍在發布會開始就向供應商、合伙人、合作伙伴說:大家受苦了,新樂視的困難是暫時的,其要讓更多人重燃對新樂視的信心。
獲得孫宏斌的投資之后,樂視視頻、樂視電視、樂視影業和樂視云這四個樂視旗下的優質資產組成“新樂視”,作為樂視上市公司體系,與手機、體育等樂視非上市體系做了明確區分。樂視控股已經在資金危機中搖搖欲墜,樂視汽車還沒有眉目,但這些都與新樂視沒什么關系了。
告別虛張聲勢
新樂視的第一場發布會只有 40 多分鐘,卻務實了很多。
梁軍認為,必須要深刻反思過去遇到的困難和不足,并做出改變,從挫折和失敗中學習,這將是新樂視最大的財富。他希望所有關注樂視的人,都能看到新樂視各種新變革。
變革的第一步是做互聯網用戶的精細化運營——樂視七個子生態時期,雖然高喊“生態化反”,但只是個口號而已,不同業務線的聯動只停留在概念階段,被網友調侃為“生態畫反”。
今年的919,新樂視和樂視的合作伙伴——“LePar合伙人“合作實施對樂視電視老用戶的運營:把樂視電視定位精確到小區,依據用戶畫像,由LePar合伙人在自己負責的地域網格內進行個性化營銷,這些本地化的營銷收益歸LePar合伙人所有。
樂視超級電視開發了一套互聯網用戶管理系統——觀星系統,通過大數據洞察用戶需求,分眾運營用戶。對于LePar合伙人來說,他們不再是樂視電視的渠道商,更像是合作伙伴。
新樂視通過劃分多個網格讓LePar服務落地。目前全國已劃分成 600 多個網格,每一個網格都選出一個最具實力的LePar合伙人牽頭作為網格主,每個網格主可以根據網格區域的大小,來選擇多個子LePar作為伙伴一起經營這個網格。
樂視資金危機爆發之后,供應商、合作伙伴對樂視的信任感變得非常脆弱,緊靠口頭的安撫已經無益于解決問題,新樂視通過發布會擺出的姿態是,愿意讓供應商、合作伙伴獲得更多收益。
難得的喘息之機
如果今年電視市場處于上行期,樂視經過上半年的折騰甚至停滯,幾乎就沒有靠電視翻盤的機會了。幸運的是,今年上半年國內的電視銷量規模下降了,沒有經歷資金危機的對手,日子也并不比樂視好過。
奧維云網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彩電零售量規模為 2181 萬臺,同比下降7.3%。品牌格局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外資品牌份額有了快速的增長,市場份額達到18.9%,而互聯網品牌市場份額較去年同期減少 4 個百分點。
海信和創維等傳統品牌的市場份額略微下降,樂視電視的份額同比減少了5. 5 個百分點,但還是遠高于小米、酷開、PPTV和微鯨等互聯網品牌。
電視銷售低迷,一方面是生產端的壓力。截止到 2017 年 6 月,面板同期漲幅平均在40%左右,而整機的同期漲幅不到20%,彩電整機企業的成本壓力倍增。這主要是面板出貨偏緊,三星、松下面板廠關閉等因素,預計下半年將得到緩解。
更重要的原因是:前幾年互聯網電視的價格戰提前透支了市場。奧維云網的統計顯示, 2016 年彩電行業共進行 18 次不同規模的促銷,較 2015 年增加了 6 次。價格戰的后果就是,消費者接受了“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買一個更高的格調”的觀念,將消費者的價格預期拉低。
同時,電視是一個更新換代較慢的產品,更換的周期起碼要四五年。近兩三年互聯網電視廠商的宣傳推廣,讓消費者集中將電視更換為互聯網電視,要等下一輪的更新換代還需要熬一段時間。
對于互聯網電視品牌來說,現在比的是誰能熬得住。樂視在電視上起步最早,有先發優勢,市場份額在互聯網品牌里也最高。新樂視把深耕互聯網用戶作為變革的第一步,恐怕與現在的市場環境也有很大關系——穩住老用戶,給他們更多個性化的體驗,通過老用戶帶動新用戶進來。
更重要的是,等到老用戶更換電視時,他們依然把樂視作為首選。這還需要一兩年的時間,樂視正好可以借此段時間擺脫資金危機的影響,重新走上正軌。
上天把一個機會放在新樂視面前,抓不抓得住就看它自己了。
向燒錢的視頻網站說再見
樂視依靠視頻網站起家,在市場還沒重視版權的時候,樂視網靠購買《甄嬛傳》的獨家版權大賺了一筆。然而,新樂視要向獨家版權說再見了。
對于視頻網站來說,優質內容的獨家版權是提升用戶活躍度、存留時長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用戶從PC向移動端轉移的初期,愛奇藝、優酷等各家視頻網站都在高價購買獨家版權內容,吸引用戶。
但從 2013 年開始,樂視視頻移動端就開始落后于愛奇藝和優酷,賈躍亭的思路是靠占領手機終端提升樂視視頻移動端的市場份額。但實際情況是,手機市場的競爭遠比視頻行業慘烈得多,在手機上的入不敷出成為樂視資金危機爆發的開端。
新樂視不再與愛奇藝、優酷和騰訊視頻正面競爭,而是依托于電視大屏做了重新定位:提供家庭互聯網娛樂消費服務。
梁軍說,樂視視頻移動端的DAU(日活躍用戶數量)僅僅是愛奇藝、騰訊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同樣花一個億買版權,騰訊、愛奇藝可以賣兩個億,樂視可能只能賣五千萬,入不敷出。
聚焦大屏之后,樂視在內容上的調整就是不再購買獨家內容,自己的優質自制內容,對外分銷。
孫宏斌在融創 2017 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說:樂視今年推出的電視劇《獵場》,按照原來樂視獨家播出的計劃,成本2. 6 億元肯定賠錢。但通過內容分發,《獵場》已經獲得了 3 億元的授權收入。在大屏上,觀眾不會在意你是不是獨家內容,而《獵場》在樂視端播放的每一分廣告收入都是純利潤。
在融創 2017 年上半年業績說明會上,孫宏斌談及樂視哽咽。
樂視影業也伴隨著新樂視進行了重新定位:從電影發行轉型為IP運營公司,樂視影業CEO張昭同時負責樂視網的日常運營,開發網劇、電影、衍生品、游戲等內容,也就是要做出更多《獵場》對外分銷。
孫宏斌的邏輯是,做視頻網站的都在虧,但做內容的公司是可以賺錢的。
如果一定要說新樂視的優勢,說起來像段子,但卻是現實:在視頻網站里,樂視的OTT終端做得最好;在賣OTT終端的公司中,樂視的內容做得最好。
新樂視就是要在這種夾縫中求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