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滿。
小得盈滿,小滿即可,大滿即缺。
小小的滿足,就是大大的幸福。
月季進入盛花期,藤月大游行長勢實在迅猛,小院這點空間完全不夠它施展,貓建議把它拉到墻外去,它的枝條太強勁,我一個人有點搞不定,也怕影響它開花,等花開過再說吧。
即使知道我家這小北院種出來的花,絕對達不到它應有的狀態,大游行的花量還是讓我吃驚,妥妥的開花機器,盡著自己最大的努力拓展空間,綻放光彩,讓人驚艷又感動。
因為對它們的習性不夠了解,也因為貪心,在這面墻下種了五棵藤月,大游行如此霸道強健,另外四棵,弗洛倫蒂娜、藍色陰雨、浪漫寶貝、黃金慶典在它的光芒下,只能弱弱地生長、靜悄悄地開花。
看來,這樣一面墻,大游行這類品種,種一棵足夠,現在要怎么處置它呢?墻外種著一棵葡萄、四棵蜀葵(疫情之后,終于買到蜀葵),把大游行拉出去會影響到它們的生長,如果允許的話,或許可以在墻頭上做個高的爬藤架,考慮下。
大游行安排好,弗洛倫蒂娜、浪漫寶貝、黃金慶典長勢沒有那么強,可以繼續在這一面墻上生長,而藍色陰雨,有點過于弱小,不如挖出來栽到花盆里放在陽臺上養。
太喜歡月季,門外綠化區種下三棵,切花朱麗葉、紐曼姐妹、藍色風暴。紐曼姐妹長勢最強,花量最大,它的特點就是“勤花多頭群開”,還有著濃濃的香味,顏色玫紅粉紫相間,只是花型不夠好看。
切花朱麗葉最美,花型最好,橙色花朵,花瓣層層疊疊,緊湊密實,典型的包子型;藍色風暴之下,杯狀花型,藍紫色花朵,是我最愛的顏色,花瓣有點松散。
小院第三年,已經不太需要種新的花苗,門前那個區域,主打是繡球、百合、金銀花,繡球原有三棵,感覺有些擁護,移走一棵,剩下兩棵都長出許多花苞。
金銀花初春被我強剪過,果然沒有再生蚜蟲,也沒有影響到它生長孕育花苞,今天已有幾朵花開放,香氣濃郁;百合植株的數量比去年又見增多,六月份便可賞花聞香。
杜鵑花、水楊梅、玉簪、礬根、筋骨草都是多年生植物,時間一到,自會發芽成長開花,完全不用操心;郁金香、洋水仙也是如此;初春時買了幾棵歐報春,放在陽臺上快養死了,迷你型植物不占空間,就埋在這里,很快緩和過來;四月份,看上去還很稀疏,又種下一棵虞美人,如今已被擠得沒有了空間,不知還能不能開花。
前兩張圖是4月10日的樣子,繡球才剛剛開始發芽,后一張圖是今天的樣子,金銀花已到花期,百合、繡球花苞累累。
鼠尾草、大濱菊、月見草、短匹舌菊、假龍頭、耬斗菜、匍匐通泉草、蔓長春、紫珠,已開過的郁金香、鳶尾都是多年生,還有自發的牽牛花這里一棵、那里一棵,不等你注意到它,已經長大綻放開一個個的小喇叭。
對了,地里居然長出一棵飛蓬菊,定是鳥兒銜來的種子,嚴格來說,它屬于野草,會長得比較高大,也意味著會擋光、擋風,可它的白色花朵很美很可愛,我很喜歡。
貓常常告誡我,你這地要荒了,你連一棵草都不舍得拔,沒有用的都要拔掉,會耗營養,會影響通風。可是,草也長的挺好看的啊,不止葉子好看,有的還能開好看的花,比如紫花地丁,比如蒲公英,不止好看,還好吃。
真心不舍得拔,不過,我已經在努力糾正觀念,無用的草通通拔掉,只是這飛蓬菊,還是不舍得。
看看上面這些草,是不是都挺好看?當然,除了飛蓬菊,其它都已被拔掉,包括好看的紫花地丁,它的花期已過,不用擔心,明年它一定還會不請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