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在網上看到一個父親給出嫁女兒梳發髻的視頻,最后梳給女兒美麗的發髻其實是在母親頭上一遍一遍練習的成果,故事很感人。
父母衰老的速度遠比我們成長的速度快的多。
在中國結婚買房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習俗,房屋象征著一個家,一個心的港灣。其實這個屋子它是這個家庭所有故事的見證者、記錄者。
兩個相愛的人結婚了,他們買了一套房,這時它還被叫做“新房”,在這個屋子里他們開始了自己的生活,一起做飯,一起窩在沙發上看電影,追逐打鬧,吵架……這個屋子都一一記錄著。
后來他們孕育了愛的結晶,從此這個屋子多了一個人,他們想讓寶寶的童年五彩斑斕,于是網上查看各種育兒百科,向朋友請教,終于將寶寶的房間裝修成了一個夢幻的城堡,每晚孩子都能枕著月亮,蓋著星星入睡。
終于孩子上學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沒有太大變化,這個屋子還是三個人一起生活,期間他按照自己的喜好告訴你他要把自己房間裝修成什么風格,反反復復重新裝修了好幾次。你忽然發現他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喜好了。
轉眼間高考結束,那個一米七快一米八的大男孩跑過來跟你們說:“爸,媽,我報了##學校,大學我不想留在家鄉,我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雖然你們很不舍,但是他說的沒錯,孩子長大了他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是該去鍛煉鍛煉了。于是,這個屋子又剩你們倆人了。
他大學四年又要考研,離家遠,回家次數不多,你總打電話問他什么時候回家,他寒暑假也不像小時候都在家,他要做兼職、和朋友出去玩……這個屋子還是你們倆人。
一天他打電話回來說“爸,媽,我畢業打算留在這工作了。”你接完電話顫顫巍巍的放在桌子上,感覺心里空落落的,他畢業了,也走了。
過年前他打電話回家告訴你們說:今年過年家里增個新人。那天你早早的準備好他喜歡吃的菜,一直站在窗前向下看著,不久敲門聲想起,推開門他牽著一個漂亮的姑娘,興高采烈的對你們說“爸,媽,這是我女朋友,我提前告訴你們就是帶她回家。”
年后他總旁敲側擊的問你們滿不滿意,你的一句“滿意”他高興的對你又摟又抱,仿佛又回到了小時候拉著你的手要買糖吃拿到糖果的小孩。他又因為工作走了,這個屋子又剩你倆了。
又過了一年他回家鄭重其事的和你們商量“爸,媽,我們打算結婚了”,你問他你們打算在哪買房,以后住在哪?結果還是他工作的地方,但又怕你們傷心摟著你的肩膀又揉又捏的承諾:保證一有時間就回家看望父皇母后,一定常回家看看。
他真的結婚了,這個你們曾經的“新房”變成了“老屋子”,盡管這樣你們還是決定把他的房間重新裝修一下,也好適合他們小夫妻回家住。裝修完成后你待在他的房間發呆,這間屋子仿佛還是最初他出生時的月亮、星星和城堡,他還是那么小一點,需要扶著墻壁蹣跚學步。恍然間,你在他桌上的筆記本電腦屏幕上看到一個兩鬢花白的女人,終于意識到:我真的老了。
后來他也總會帶著妻子和孩子來看你們,也多次邀你們去他那住,你都拒絕了,你舍不得這個屋子,舍不得他成長的足跡。你語重心長的告訴他:這個屋子啊是有感情的,一個屋子承載的是一個家庭的故事,我們的故事在這個屋子里,你的童年故事也在這里,但是你還有你自己后半生的故事,它在你們的屋子里,好好去感受吧。
故事都映刻在這間屋子的年輪里,去珍惜,去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