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你們還記得三歲時最愛玩的游戲嗎?? ? ?
嘻嘻……是“捉迷藏”,三歲時候的“捉迷藏”游戲和你想的肯定不一樣哦!現在的你肯定會覺得“捉迷藏”人人都會的游戲,會有什么不一樣的呢?呵呵……聽我和你說,他們的游戲是這樣進行的:一個孩子當著其他孩子的面藏到鋪著長長的臺布的桌子下面,然后其他孩子走出房間,等他們再回到房間時馬上就去掀臺布,當他們看到藏在桌子下面的同伴時就高興得大聲叫喊起來。這些孩子們一遍一遍地重復做這種游戲,樂此不疲。而且還依次說:“現在我來藏”,然后,就又爬到那張桌子下面。記得有幾位年齡大點的孩子也參與了他們的游戲。大年齡的孩子就會先故意找不到他們,而找了其他地方,知道嗎?小年齡的孩子卻會大聲叫喊起來:“我在這里!”小年齡孩子當邀請你和他們一起玩的時候,會希望你藏著他們既定的位置,而后找到了……就會發自內心的由衷的開心,而我們成人會很自然的認為,我要躲在不容易被你們找到的地方……結果小小孩子沒在既定的地方找到你,就會表現出失望和沮喪,還會帶點責備地問道:你為什么不和我們一起玩?你為什么不藏起來?
圖片發自簡書App
所以說,當我們不了解孩子時,以成人的標準或價值觀去看待孩子,就會發生沖突而導致心理疾病,這就是童年的記憶,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內在小孩”,這樣的沖突所導致的心理疾病會比較難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