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情牽
? ? ? 江湖遠,碧空現,引酒言歡不欲劍。
? ? ? 蒼浪賦,吟山間,驚濤拍岸起波瀾。
? ? ? 蘆笛巖,別洞天,光影斑斕千秋寒。
? ? ? 堯山巔,索道難,臥佛無相如涅槃。
? ? ? 杉榕連,日月孿,雙塔齊映夜無緣。
? ? ? 漓江仙,魂縈牽,潑墨山水意流連。
? ? ? 竹篙點,聲聲慢,欲語夢幻方知難。
? ? ? 墨玉盤,青玉田,玉色滿堂光瀲滟。
? ? ? 佳期短,似流年,行云幽夢織一簾。
? ? ? 笑紅塵,畫朱顏,誰人駐顏能千年?
? ? ? 幸甚至,如這番,不慕鴛鴦不羨仙。
廣西是一個宜居的地方,這里有聞名遐邇的巴馬瑤族自治縣,被世人稱為長壽之鄉。位于亞熱帶季風帶,氣候濕潤使得這里不同別處,盛夏來到這里的第一天竟感覺涼風習習,告別了烈日的灼烤。
提到廣西的水果,那就不得不提羅漢果,而以桂林永福縣產是為最。《本草綱目》中記載,羅漢果味甘性涼,歸肺脾經,可清肺利咽,潤腸通便,對咽喉腫痛有奇效。到了近代的相關營養學研究,羅漢果甚至可以作為糖尿病病人的糖類代替品,因此也被稱為東方神果。
這里的語言細聲細語,放慢了去聽會感覺和川渝話有些相似,據說很像云南話。大概是去的時節原因,街頭巷尾人們的打扮以人字拖,遮陽帽,萬條絲綠的短袖短褲為主,渡假氛圍濃厚。夕陽斜暉穿過參差的椰子樹葉灑在街頭,車道街頭電動車往來不絕,車潮不斷。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你會發現,這里的人不羈的外表下蘊藏著地域特色,沉淀著當地的文化彰顯著一方人文。
桂林,桂樹成林,桂花糕桂花油一度曾是這里的特產。山水甲天下是它的名片,這里有名聲在外的兩江四湖,喀斯特地形錯落有致地分布在這塊土地上,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山水互照,相映成趣,因此旅游業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
每天清晨,味道濃郁的鹵汁米粉兒都會喚醒沉睡一晚的味蕾,揭開這里生活人們新的一天。
新鮮熱騰的米粉兒,清早會在幾道工序之后蒸好成形,佐以各種各樣的調味品后澆以高湯呈現在饑腸轆轆的人們面前,這也是每天早晨桂林人們生活的一道風景。米粉兒分為寬粉和細粉,任君挑選。除此之外還有螺獅粉兒,也是一道有特色的小吃,螺獅肉,八角,肉桂,茴香爆炒后熬制澆蓋,骨肉相連摻雜著米粉兒的勁道卻也快意人生。
蘆笛巖是此行的第一站。它被稱為國賓洞,是一個以石筍石鐘乳組成的溶洞,聞名海內外。
地質中的石灰巖遇到溶解了二氧化碳的水變成碳酸氫鹽,自洞頂向下滴落又因二氧化碳釋放,變成碳酸鈣覆析出結晶。造就了向下生長的石鐘乳,以及向上生長的石筍,如果上下銜接則為石柱。
洞內涼爽宜人,千奇百怪的石鐘乳,在五彩斑斕的光照之下呈現了斑駁陸離的景象,時不時會有鐘乳石上的溶水下落。
人們富裕了這里無限的想象空間,為一個個石鐘乳,石筍象形起了名字,金獅,金雞…神態萬千。而穿梭這些景點的人們更是一路萬水千山,鏡花水月不辨真偽,最終發現迤邐峰回又路轉。
短暫停留之后去了堯山,桂林第一山。凌空的索道雖然有防護措施但是眼下立體骨感的山脊錯落著些不怎么茂盛的植被,完全沒有帶來歸屬大自然的親切感,反倒因為恐懼產生了些許敬畏。上山之后頓覺整個山被種莫名的宗教氛圍籠罩,然而不同于其他山前燒香祈福,清靜空幽,這里甚至有幾分神秘,摻雜著詭異的色彩…總之細思極恐,也許是因為本山的主人公堯帝的氣場威懾。
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朝著對面的山頂望去,峰巒疊加之間隱隱顯出了一尊影像,形似臥佛,號稱是東南亞最大…能看出來在哪么?
山上的佛像金身自是不讓拍的,出于對別人信仰的尊重也是沒打算去拍攝,只不過工作人員的幾句措辭更是增添了那份敬畏與不安,大抵是說請佛容易送佛難。翻譯過來,嗯,如果你拍了,指不定能看到啥當時看不到的東西…總之…
相傳堯帝制定了歷法,歸納了四季,并對節氣的劃分有著突出的功績,此外還有統一音律,度量衡多種舉措。甚至還相傳,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收收性子更是創造出了“圍棋”這種后世廣為流傳的娛樂項目…
沿著路一路向前不走回頭路,整個山頂的面積也不算大,在祈福亭中停頓下來,亭子扎滿了紅繩,千千萬萬來到此地的游客不忘祈求保佑尋求福祉。
到了桂林不可不去楊堤坐一坐竹筏,品一品漓江。漓江穿桂林而過,屬于珠江水系發于貓兒山,因為與湘江源頭相近而又水向相反相離,便有了湘江漓江一說。
整齊的竹筏并排橫列在碼頭
和另外三人同行共同組成了竹筏,更有一位段子不離口的老把頭帶領我們前行。晃晃蕩蕩的竹筏,蒼翠的漓江水拍打著竹筏濺起浪花,伴著馬達的轟鳴,兩邊的萬綠山形撩撥著我們的視野,這一刻真的無需多言,真的所有文字都無力,腦海唯有“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最好的詮釋。
老把頭用他高亢又略帶收斂的嗓音,覆蓋過竹筏的馬達聲,邊走邊溜地像我們闡述著兩邊山形,讓我們開動或雅或俗的想象力,去構建解析一道道山,品讀它們的脾性風味。
值得一提的是中午我竟然和同竹筏的三人拼到了同一個飯桌,當然是我主動的(/捂臉)和他們聊天對話中得知兩位來自云南,一位在桂林,巧了,都是在鄭州上的大學,他們是做水利設計的。四個人點了一桌菜,最后在我的執意要求下他們收了我的飯費份子錢,很愉快。
拜訪黃洛瑤寨,長發第一村。瑤族本是世外桃源,關起山門過著自給自足的日子,只有需要買鹽的時候才會走出。后來開發了旅游景點后,人們的生活逐漸好轉,不過還是重點扶貧區域。這里的女性著裝相當有特色,以黑色和紅色兩種為主,是經典的配色。耳環在她們的觀念里也是不可或缺的裝飾品,無論長幼都可以看到。有的耳環甚至達到了手鐲的大小,因為耳環重量拉扯的原因,婦女的耳垂,耳朵的輪廓已經變了形。而有的阿婆將耳環系上了繩子以掛在耳朵上分擔耳垂的壓力,估計也是想防止自己的耳朵發生什么不測,愛美這種事情無論到哪里都是一個不變的主題并且有一定代價和風險涵蓋在其中。
這里的人身材矯健,走路十分快。
長發第一村真的不是蓋,頭發能當帽子戴。
發長隨隨便便就及腳踝,有的甚至遠遠超過身高,與日常護理有著密切的聯系。
盤發代表著婦女的身份,一般來說盤發分為烏龍盤發,有子女的婦人采用這種盤發;羅氏盤發,出嫁無子女的婦人會采用這樣的發式,還有一種是黑布,即閨中未出家。當她們成親新婚夜頭發給丈夫看過之后,第二天便盤起了頭發。
碩大的盤發有著不輕的分量,而且…頭發不止一種,為什么這么說?首先,會有本身生長的頭發,其次,當姑娘十八歲成年時會剪下一段頭發,這把保存用于出嫁,再次,日常生長中掉的頭發也會髻成束。 三種頭發共同組成了盤發的元素…知道真相也是驚呆了。這里還保存著母系社會的社會形態…女人當家做主,男眷都是倒插門女婿…阿妹喜歡阿哥,會掐屁股,對此說點什么好呢,還是護好菊H吧!
沒有華麗的舞姿,唯有源自生活的淳樸在急促的鼓點中出落得簡單自然,雖然聽不太懂她們的話語,但是此時此刻肢體語言已經跨越了語言辨識的障礙,將她們對遠來客人的歡迎熱烈地表達了出來。
在山寨中很少見衛生院,據說這里人連治病都用水牛角刮痧這種療法,當然要是借這種噱頭營銷水牛角刮痧板就算了吧…
龍脊梯田。或許是因為在平原長大看到梯田竟然產生了一種超然物外的感覺。眼前一片片盤旋的梯田是瑤族的祖先在刀耕火種的年代,蟄居深山艱苦開墾出來的,不由得為之贊嘆。借著山勢瑤家的房屋傍著梯田而建,可惜今晚不在此留宿,不知道晨曦覆蓋梯田,田間植株交織著暈影熠熠生輝是一番怎樣的景象。這里想必是個攝影的好去處。
順著臺階向上攀登,雖然一路上的臺階沒有太多的保護措施,但是整個丘陵地帶起伏不大,相對來說沒有太多安全隱患,對體力也算不上考驗。偶爾遇到山民驅趕著牛馬,馱帶著貨物上山以維持山上的貨物供給,山路狹窄,人讓輜重。
一路上綠油油的梯田景色像是一塊塊串聯起來的璞玉,一道道山脊形似璞玉上琢刻的紋理。放眼望去遠處的丘陵泛著抹抹綠意,繚繞的云霧遮擋了太陽,即便稱不上仙境也是個靜心的好去處。
已至晌午,饑腸轆轆在山腰的茶間停留了下來,經過一番盤點挑選選擇了竹筒飯,山上的食材有限,姑且嘗嘗這里特色的菜肴。整個食物將肉類,稻米,水果等食材安置在竹竿中灼烤,具體的制作工藝也是不太清楚,只知道熟透之后竹竿被劈開擺上餐桌。整個菜肴米飯吃起來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米很是勁道,米香濃郁可口的同時也揉入了竹筒的清香。
晚上穿行在桂林的兩江四湖。眼前的兩江四湖,日月雙塔,象鼻山褪去了白天的喧囂,靜靜綻放在夜色中,夜色覆蓋了整個桂林市,萬千燈火又點綴了這片靈動的土地,期待沉睡之后再次迎接一個嶄新的黎明…
桂林,山清水秀洞奇石美。
我的故事很長,你愿聽,我愿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