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澤宏老師在讀書會愿意抽出寶貴的時間聽聽我的問題并幫我梳理,萬分感謝。將近2小時的溝通交流,收獲真的超級大,再次大愛智慧的澤宏。以下是交流中發現一些新的觀點以及給我的啟發:
1.刷新了我對美的認知。來杭州快2年了,去過幾次西湖,但是基本沒有怎么去欣賞過西湖的美好,就是逛逛而已,也感受不到那份美好,當然也沒怎么感受過杭州的美好,更多是壓力而已。今天讀書會后,在澤洪的帶領下,就像兩個朋友一樣,在西湖邊走走,好好感受了一下西湖的美好,湖水、風景、樹木、三兩好友、行人等呈現了西湖的美好,旁邊步行街當你去認真用心觀察你也會覺得好美,這次眼里不是充滿了對周邊一些奢侈品或者貴的物品的不配得感,而是覺得好幸運自己可以欣賞到這份美好,原來,當你心中有美好,你就會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就會發現身邊盡是美好。真正的富足不一定要進入商場買名貴的衣服和包包等,當你內心富足了就大自然和生活中一些小的事情就足以讓你覺得美好和幸福,就好像佛陀即使穿的普通,吃的普通,但是他的內心是富足喜悅,充滿慈悲與愛的。
2.道法術的新理解。道是心,是皇帝,法是頭腦,是總管,術是行動,是士兵。這個比喻好生動呀,我常常有情緒、不開心還有糾結很大的原因就是皇帝總是被總管篡權了統治了,可想而知,這個被壓迫和限制的皇帝該多憋屈委屈沒有光彩呀。雖然我知道自己很少遵循本心,總是活在應該里面,也想要改變,但是好像很難。這個比喻再次讓我生動的看到了當自己的內心被壓力被封鎖的時候的那份痛苦和能量的不流動,也讓我對自己多了一點看見和關愛。
反思:下一次當我又去要求自己的時候,希望我可以更快的覺察到總管又來篡權了,可以早日讓皇帝本心做主。人只有跟著本心走,不違心,才有可能更好的活出自己呀。
3.價值觀的限制。價值觀是自己身語意的指南,我總是固執的堅信自己相信的,即使目前自己知道了一些錯誤的價值觀,但是依然痛苦的堅持,不肯放下。其實頑固的思想也可以像鉆石一樣可以去切割的,可以思想切割思想,允許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對于優秀,我可能覺得論文、課題多、獲獎多、能力強就是優秀。而別人可能覺得一個做著普通工作,但是把自己的工作生活過得很好,積極努力善良勇敢的人是優秀。優秀也是空性的呀,別人對于你是優秀,你對于別人也是優秀,取決于誰在看,以及如何看。而這背后又是過去的種子開花結果的呈現。
還有對于學習,自己就總是覺得看書、聽課才是學習,而看電影、電視劇就覺得不是學習,其實萬事萬物皆可學習,關鍵在于你是否有一顆發現美好的能力以及發現收獲的能力。
收獲有時候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也可能是吃到美食的一份開心,幾首音樂帶來的一份放松,三兩好友聚會的一份愉悅,安靜看書、練字的一份寧靜,好好睡覺休息能量的恢復。。。。
反思:學會懷疑目前自己的價值觀,或者擴大自己的價值觀,問問自己還有沒有什么可能性?其他人會如何看待呢?去探索更多的不一樣,更多的可能性。
4.沒有深刻理解種子法則,種豆卻希望得瓜。一直以來自己想要被認可,但是自己一直在種下的是逼迫自己去努力變得優秀來獲取別人的認可,而不是去認可別人。這就是種豆卻想要收獲西瓜,那不可能會有的。
反思:深刻理解種子法則,正確的去種植,減少對象差。
5.不誠實的種子。這是今天澤洪幫我發現的一個很大的隱藏的點。我為什么總是不開心或者結果總是不是我想要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種下了不誠實的種子。對別人,可能內心并沒有為對方的成功好消息慶祝,但是我言不由衷的祝賀對方;面對學生寫的材料,我可能內心并沒有覺得好,但是為了種下認可的種子,我言不由衷的認可了她們;對于人際交往中,有些工作或者東西等自己內心并不想做或者并不喜歡,但是為了迎合別人或者為了好的印象,我表面還是同意了甚至可能還言不由衷表達了很愿意。還有很嚴重的就是對自己的不誠實,明明某方面能力可能只有50分,但是硬要自己做到80分。
我內外不一致,種下了很多不一致的種子,種子很誠實的,就像那個郵遞員的故事,你給他發送哪個他就會收到那個然后給你,所以如果你如果身心不一,那百分百不可能收到身心一致的狀態,你外面的世界的人事物就也不一定會發送準確的信息給你啦。
反思:多與自己的內心鏈接,多去聽聽內心的聲音,學會客觀真誠勇敢的去表達,有時候你的真實表達不一定就是不好的結果,這個結果不來于你說什么,而是你是否過去肯定欣賞過別人的表達。
6.自私的種子。以前很少會覺得自己自私,因為更多可能都是在照顧別人或者有時候委屈自己讓別人開心,今天發現自己還真的是有自私的種子。例如總是盯著自己看,總是太在意別人眼中的自己,總是關注我怎么沒他優秀?沒她漂亮好看?沒她有才華?沒他有趣有活力?。。。就巴不得世間所有美好都在自己身上,這難道不是一種自私嗎?當你可以更多的去看到比人,去希望別人也好的時候,你看到別人的優秀你就不會那么嫉妒或者就比較覺得自己不好了,你就真的可以為他人開心了。
反思:可以考慮套圈,先從自己這個我,然后去一個一個的包圍你可以包圍的人,讓這個小我慢慢變大,可以容納更多的人,成為那個大我,這也是練習心量的一種方式。
7.偶爾學會示弱:我總是在追求優秀,其實背后就是怕自己不夠優秀,怕比人看到自己的不足以及黑暗。但是,當你真的去體現了你的不足或者劣勢的時候,你獲得的一定是負面的評價或者別人的冷落或者看不起嗎?同樣身為老師的我,難道有因為一個學生成績差或者調皮我就討厭不喜歡嗎?并沒有。你也偶爾有聽到一些同事表現不好,難道你真的有過多的去評價過對方或者就看清對方或者就不再往來了嗎?
當你真實的表達你不懂一些流行詞,不懂熱點,虛心和學生請教的時候他們就真的會嘲笑你,覺得這個老師怎么這么無知嗎?我想也不會的。并沒有那么可怕的。
他人評判我們是來源于我們過去種下了評判他人的種子,而不在于你是否懂得多,或者會和學生打成一片等。
反思:下次面臨困境或者不懂的,學會勇敢的不恥下問,不懂并不是無知,真正的無知是不懂裝懂,身心不一,內心是更加懷疑和匱乏的。
8.尋找共同象限,為種種子提供良田。內心的不自信以及匱乏感讓我慢慢的遠離身邊的人,工作時間后能不在一起就不在一起,基本都是自己一個人。因為距離近了一來不知道講什么以及害怕對方知道自己不知道很多,所以就慢慢遠離了,也是一種逃避吧。但是人是社會動物,同時只有與人鏈接的過程中才有可能種下好的種子,也才會有更多能量的流動情感的鏈接。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點,但是也一定有相同點或者對方感興趣的點。
反思:如果你想要的維持的關系,你下次可以試著去找找共同象限,去創造新的世界。
9.動機不對,種下的也不一定是好種子或者種子很弱。對于不認可自己這個,我知道要去種下認可他人的種子,我也開始在老公、學生還有自己身上種種子,但是好像效果并不明顯。其中有一個很大的根源就是我并沒有真正的發自內心的去由衷的贊美他們,更多是為了種種子這個過程和自己的目標,為了種種子而種種子,所以結果沒有也再正常不過了。這也再次反饋了種種子動機以及情緒的重要性。
反思:接下來種種子學會去提高自己的動機和飽滿的情緒,如果自己當下真的沒那么喜悅那也不要去違心,說不誠實的話,讓自己放松下來。
10.重溫貪嗔癡。世間一切煩惱源于貪念,而貪嗔會發生根源于癡,錯誤的世界觀。所以又回到了筆的故事,空性和種子,當自己痛苦了,那一定又是忘記了這個真相。
反思:再次明白了格西老師需要我們反復讀和分享了,就是在一遍一遍讀和分享的過程中,我們逐漸明白了空性真正的含義,掌握了世界運作的真正規律,可以在生活中隨時應用空性,煩惱也就慢慢沒有了。
11.重溫上癮的特性。以為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自己快樂;想要停停不下來;傷害他人;傷害自己。我進入了好多上癮,例如尋求認可的癮、忙碌的癮等,根源都是我們以為那些方式會讓我們更好,所以我們停不下來。例如不停優秀了就會被不停認可;不停忙碌就會越來越優秀;其實這都是誤解了這個世界的真相。忙碌各種學習≠100%優秀? 優秀≠100%被認可。
反思:當你發現這個真相的時候,你就要反復去打破這個錯誤的認知。或許你也要停下腳步思考自己真正的目標是什么,如何通過正確的方法來種種子?而不是一錯錯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