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哪里看過一個道理,記性越發不好了,但是道理是這樣的,說的是有很多德行善良的人,在他們幫助別人的時候,往往還能考慮到受幫助者的心情,不讓被幫助者感到是被施舍的、被幫助的,免除受助者的心理負擔,甚至會讓被幫助的人感到,是自己在幫助他。
我想這才是最美的善良吧,幫助你,而不求任何回報,且不讓你有心理壓力。
這也是對老師們說的舍得和說話的藝術的思考。
很多人說,我太幼稚,把誰的事情都當做事情,就不替自己的事情好好用心。別人的芝麻綠豆都當做自己的西瓜。
沒錯,是這樣。
可就是自然地想那樣盡全力幫助他們啊。
我的朋友讓我幫她辨認家里孕婦治療帶狀皰疹吃的湯藥的具體組成,以消除心理擔憂,我是她認識的唯一一個中醫,我很開心幫她辨認,先從圖片,再到她把藥從家里郵寄過來兩副讓我慢慢辨認,竟然還帶來一大個哈密瓜和一堆芒果,一定要我收下。
芒果好甜好甜,我覺得原來水果也有好好吃的,也有吃了胃里不難受的,我站在洗漱間,拿起妹妹買的刀,切開芒果,跑神的一瞬間,左手的小指指腹被我劃傷,疼過之后開始滲血,我沒有止血,隨它去,開口興致勃勃地吃起芒果。
在學校沒白學,基礎的幾個中藥只看圖片我也是認得的,也在去年到中藥房實習過,幾個難以辨認的發圖給中藥房老師 和我學中藥的好朋友,老師一眼就能辨認給我,但是只有圖還是不能確定,后來實體藥寄過來了,我就背著中藥和她送的哈密瓜,到醫院中藥房請老師辨認,很快弄清楚了,跟老師聊了一會,老師說我的精神面貌很不錯,祝福了我。
我回來把藥擺在白紙上,一個一個挑出不同藥物,分好類別,下面寫好名字,拍圖給她,她很感謝,說自己來取藥,難免再寒暄一下,我話又多了,我說,我背著瓜去醫院找老師也看了,都確定了,就這些了,請家人放心,定期產檢就好。
但是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她為人尤其善良,立刻想到,去請老師看,一定是費了心,費了力呢,說要給我發紅包,我一吃驚,趕緊打住,她回去了。
微信響起來,她發了紅包,要我一定收下,又一遍一遍感謝我的盡力幫助,我本就沒想過收她任何東西,她能讓我幫忙也是讓我又學習了,我們在微信上反反復復推讓了半小時有余,最后她說,我再不收著她就真的哭出來了,而且要去再給我買禮物---如此實在的孩子!她還要復習考試,不能再這樣拉扯,她的性格就這樣好,他真的回去買禮物的,不說了,我打開了紅包,還是收了。
66..6元。
我幾乎沒收到過這樣的紅包。
這不是知識就是財富的表現,而是一個非常善良實在的女孩的真心實意和真性情,以及我對說話的反思:
我寫論文也是,自己做過的努力都想往文字里面寫,總怕不寫出來,別人就不能知道這過程,不能知道這文章多么真實,不知道這文章怎么來的,結果就是冗長而重點不明,聽的人也會暈頭轉向,舍得,舍得,這就是舍和得的過程啊。
比如我們吃蔬菜,你見過菜農在你面前一個勁地講述這顆蔬菜是怎么從一個菜籽長大的嗎?你看一本書,你見過作者在里面不停地說自己為寫作所付出的努力嗎?
當你決定幫助一個人的時候,就不必執念于收到來自他的任何反饋和感恩,決心幫助別人的時候,就已經是最美的決定了,那種自己通過努力幫助了別人而帶來的滿足感,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回饋。
至于為了幫助別人自己付出了怎樣的努力,看情況,可言可不言,自己斟酌吧。
但是在我,恐怕是要學著舍去對這個過程的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