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整天都在家里看這個孫中興老師的《愛情社會學》公開課。一共是二十一節課,每節課都是很長的時間,老師辛苦,謝謝知識和經驗的分享,很喜歡。
我今天在這位老師講的課程中,聽到關于擇偶的這一問題。如果你想找一個伴侶,你設條件的話,比如說,長得帥,那么這個概率是多少,當前假設用50%來算的話,這已經算是很高的了,如果再是高的話,再用50%來算的話,兩者綜合起來的概率,就是25%,如果你在要求對方有錢的話,假如有錢的概率是50%,那么三者結合起來的話,就是12.5%。100人里邊10個人,就是說有90個人被你淘汰掉了,只剩10個人,這個概率是很低的。況且,我上面的概率以50%算,實在是有點高,那么高的概率下,最后你三個條件都卡掉那么多的人,那么,你如果要求稍微再高一點的話,你就真的找不到對象了。
至此,我明白,為什么我們的社會會有很多的剩女了。當然,也不排除她時代的來臨。我們女人的世界在改變,女人現在也能夠自己賺錢養活自己,而且很多女人,賺錢能力很強,不比男人差,所以,按照以前的觀念,要求男人的學歷比女人高,男人的經濟能力比女人高,這些觀念在以前女人很少出來工作的年代,可能很流行,現在已經不適用了。因為男女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很多女孩子念書念得很好地,賺錢很厲害的,非常多。如果她們在我們這個時代,還用著舊時代的那些婚戀觀的話,我覺得很多女孩子都會剩下來,這一點不足為奇。
我們科有個女同事,是個985學校的本科畢業的,然后自己還在我們這個房價3萬一平的地方買了房子,可是她現在已經30了,還是找不到對象,自己天天發愁,告訴我說她要求也不是很高。是的,只是跟她學歷相差不大,跟她賺錢能力相差不大,跟她一樣有房,想著她的這個條件,這個社會里,100個男人中,已經有99個被淘汰掉了,很有可能唯一合適的那個,結婚了。所以,我在替她著急的時候,很想把這個理論告訴她,如果她很想有愛情,或者很想有婚姻,就不要再用老的觀念來找對象了。
孫老師說,現在的社會,很多家長要求房子,車子,其實房子,車子都會沒有的。他講了他朋友的一個例子,說剛開始結婚的時候,房子,車子都有,沒想到經濟不景氣,房子車子最后都沒有了,他說這些東西一開始有,不代表會一輩子都有,所以,我們在嫁人的時候,考慮的這些條件讓他覺得很奇怪。我覺得他說的很在理,尤其現在的社會,你生了一場大病,幾乎就會把你的車子房子賣掉,所以,我們嫁人,到底要嫁給什么樣的人,這也要值得我們去思考。
上課時,孫老師還說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調查,那是他的學生調查出來的結果。說他們學校,100個人中,到了大四沒談過戀愛的人,竟然占到40%。這個概率好高,孫老師說,他都搞不懂那40%的人在想寫什么。后來,學生重點得出的兩個結論是,這40%的人中,一是那種每天三點一線的人,吃飯,上課,學習,不出去社交,每天都固定三點的人,這樣的人,怎么可能交到對象啊。另一種是,你跟他交流,你跟他說話,他只會說,哦,啊,是,這樣的回答,不回去延展話題,話非常少的人。重點的是這兩個點,所以,那些看到我寫的這篇上課感悟的人,而且還是單身的人,如果你想脫單,拜托你,學習一下,如何去談戀愛。
這一節就寫到這里,下一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