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Wizard of Earthsea》(《地海巫師》),全書語言流暢優美,彌漫著一種蒼涼、永恒和孤寂的感覺。情節簡單,不過提到不少值得思考的問題,大道至簡。本書的絕大多數句子是簡單句,詞匯量不大,閱讀門檻相對來說不是太高。
1、世界的平衡
這本書最欣賞的是關于平衡的概念。讀過很多魔幻、玄幻、奇幻小說,讓人很難以接受的是,通篇是作者的意淫,把某個人或者某些人寫得無比強大,舉手投足之間移山倒海,月轉星移。
《地海巫師》中,Ged跟隨老師Ogion一路穿越森林時,雖然老師是因為強大的魔法師,但從來不輕易使用魔法的力量,老老實實的和普通人一樣行走、淋雨、捕食。Ged問為什么不用魔法卻要費力自己去做這些事情,老師的回答是,任何一種力量的改變都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改變越大,后果越明顯。因此,越是強大的魔法師,越是了解這種力量的可怕,絕不會輕易動用魔法力量。
“You must not change one thing, one pebble, one grain of sand, until you know what good and evil will follow on that act. The world is in balance, in equilibrium. A wizard's power of changing and of summoning can shake the balance of the world. It is dangerous, that power. It is most perilous. It must follow knowledge, and serve need.”
如果說我們這個世界有什么法則,平衡一定是其中的一個。任何的改變必會引起相應的consequences,做決定之前,需要考慮一下自己是否能承受相應的后果。當光亮起,造就了影,做任何事情,必定會付出一定的代價,以維持系統的平衡。
2、內心深處的恐懼
Ged一開始非常害怕被自己召喚出來的陰影,一路在躲避陰影的追殺。老師告訴他,真正能避開追殺的方法只有一種,就是去追殺陰影。
“If you keep running, wherever you run, you will meet danger and evil, for it drives you, it chooses the way you go. You muse choose. You must seek what seeks you. You must hunt the hunter.”
一旦他堅定信念,勇敢的面對陰影,陰影害怕了,開始逃走,甚至在有機會對Ged下手的情況下都沒有敢回頭看一眼。
大多數人內心深處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恐懼,這些恐懼束縛著他們以至于無法真正發揮自己的潛力。曾經和朋友探討過我們到底在害怕些什么,列出了幾條 - 缺乏安全感/保障,失敗,改變,挑戰和不確定性。很驚訝只有這么少,朋友說光是“不確定性”這一條,就能打倒絕大多數人了。
當我們正視上述這些讓我們害怕的東西,稍加分析會發現,它們遠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比如說不確定性,很多人希望前面的道路是明確的,這樣風險低,一切可以掌控。事實上,不確定性有可能是好,也有可能是壞,壞的可能性只有一半;壞的一半中,有些可控,有些不可控,不可控的降到25%;不可控,有可能導致壞的結果,也有可能并不會造成壞的后果,那么壞的結果的可能性只有12.5%,以此類推。最終發現,不確定性導致不能接受的差結果的可能性是很低的,而我們為了這么非常低的百分比,放棄了人生更多可能性。如果人生是一條確定的道路,一目了然,或許風險低,但索然無味。不確定性讓人生充滿了不可知的樂趣。
如果像Ged一樣正視自己內心的恐懼,會發現很多是不需要擔心或者憂慮的。一旦放下這道枷鎖,思維會開闊,很多以前覺得不可能或者不可思議的事情,也許就這樣一項一項的完成了。這樣的人生或許比一個等待確定結局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
3、我們應該做怎樣的選擇
特別喜歡文中的一段話:年輕的時候,我們面對著千萬種的選擇;隨著智慧和經驗的積累,面前的道路越來越清晰,漸漸匯成為一條道路,那就是我們必須要走的路。
“A man's real power grows and his knowledge widens, the way he can follow grows narrower, until at last he chooses nonthing but waht he must do.”
在這個世界上,每天會面臨著很多的選擇,誘惑無處不在。選擇多意味著機會多,但有時候并非是一件好事,隨著心智的成熟,漸漸會認識到并非每一個機會都適合自己。我們需要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么,然后堅定不移地拒絕那些與目標無關的機會和誘惑。
年輕的時候,大多數人看不清路應該往哪里走;當我們日漸成熟,也許依然不知道哪些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但會越來越清楚哪些是自己不想要的。隨著不斷的積累,我們會漸漸看清自己的責任和目標,最終所有的選擇匯聚成為我們必須要做的事,必須要走的路。
我們的選擇造就了我們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