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房地產行業的建筑材料運輸專家(簡稱搬磚工),我常常覺得自己的工作太過磨人。尤其是看到其他職業可以因為科技進步而減輕工作負擔時,我更是老淚縱橫。你看,同樣是搞“運輸”的,快遞小哥已經可以讓無人機幫忙送貨了,外賣小哥也開始有“外賣機器人”幫忙送餐了。
什么時候能讓我們這些搬磚工也享享高科技帶來的福利呢??呵呵,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對方不僅拒絕了我的請求,還讓我以后去搬“人尿做的磚頭”!
?對,你沒有看錯,現在你的尿也可以用來制磚了。就在10月24日那天,南非開普敦大學的研究團隊公布了這個活久見的成果。
相信很多吃瓜群眾看到這里跟我一樣是懵逼的,”難道尿結石還能結成磚塊了?“想太多了!研究人員模仿的其實是大海珊瑚的形成方法,也就是用微生物誘導碳酸鹽沉淀。
這個過程說起來并不復雜,首先在沙子上培養一種特定的細菌,這種細菌可以分泌出尿素酶;接著將尿液與它們混合,這時細菌產生的尿素酶就會分解掉尿液中的尿素并生成碳酸鈣,也就是所謂的石灰石;當越來越多的碳酸鈣沉積在一起后,一塊人尿磚頭就這么制成了。
據說為了制成這塊磚頭,研究人員還專門從大學里的男性小便池中收集尿液,足足用了30L才成功的!而這種人尿磚頭就有兩個實際的好處:一是形狀可以任意改變。只要對沙粒進行誘導就可以讓它形成矩形或柱狀固體,以適應不同的建筑需求;二是硬度也可以隨意改變。如果你想要一塊比普通石磚更硬的磚塊,那只需通過延長細菌的作用時間就可以實現了。
而且這項工藝還有著顯著的環境效益。因為它可以在室溫環境下使磚塊成型!作為對比,普通磚塊需要在1400℃的磚窯中燒制,期間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人尿生物磚就沒有這個問題。說不定以后還會普及呢~
研究團隊也表示,他們將繼續優化制造過程,爭取讓尿液成為“液體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