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讀書時就想過以后能有機會就要好好出去騎車玩,只是讀書時沒有做那么的考慮;畢業就開始籌備自己的第一輛山地車,感覺倍兒棒,不過可惜的是,它成了我的通勤車,平時也沒怎么好好騎行出去玩。
兩年過后,山地車意料中的被偷走了;也是時候換新車了,思考良久之后,做了一個重要決定,開始玩公路車,當時想著在公路上飛馳的樣子就感覺迫不及待。
在逛了各大商城,各大貼吧之后,入手了JAVA FUOCO,藍白款,其實我更中意黑紅,不過沒貨了,這小家伙就張這樣:
貨到的當天晚上我就把各部件裝上了,等著第二天下班體驗體驗,果然沒讓我失望(我特喜歡花鼓刷刷的聲音),當時正值秋末,天氣微涼,正是騎車好時節。
然后一發不可收拾了,而且初生牛犢不怕虎,我琢磨著去個稍遠的地方,至少得100公里來回,看來看去選中了都江堰。為什么均速才12呢,那是因為扎胎了,經驗不足,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修車的地方;師傅先是給我補了2次胎,后來實在不行,直接給我換了個胎,一來一回耽誤了我近3個小時,沒辦法,都江堰是去不了了,便在距都江堰10公里處折返;晚上約朋友出來吃了個飯,到家已是8點多。后果就是腿疼了好幾天,還好不是特別嚴重。
沒想到的是我越戰越勇,下一站德陽站,趁周末,分兩天騎行;果然,返程就輕車熟路了許多。
好像那一陣子興致特別的高,下一站,黃龍溪;天府大道南延線一路向南的感覺太爽,不像之前去都江堰,穿過市區,停停走走,甚是麻煩。
入冬之后,天氣轉涼了,再加上那段時間接了外包做,時間不是那么的充裕,也就中斷了一段時間;記錄12月也就有一次比較遠的騎行,行者軟件出了些問題,沒法上圖了,不過看時間和距離,應該是騎回德陽了。
好不容易終于把外包弄完了,說實話,雖然外包可以有額外的收入,但是真的很累,占據了我很多娛樂生活;所以后來甲方想繼續合作,我都委婉的拒絕了。很長時間沒碰車了,心里直癢癢,趁著元旦,計劃了一波龍泉山,那邊有一段賽道,已經有很多人挑戰過了,我也要在那里留下個成績。行者軟件又出問題了,這段又沒法上圖,不過我用APP找到了賽段的記錄
很明顯,我對這個成績不是很滿意,我覺得我應該能提升我的成績,所以,不過半個月,我又一次去了龍泉山
我了解到,這個應該是我所能及的較好成績了,再往上就得先把自己的體質先弄起來,龍泉山算是告一段落了,不過有機會我還會再去。
接下來就是過年了,以往的年7天都是在家過的,今年打算騎一波,聯系了一個騎友,路線預期如下:眉山 - 峨眉山 - 雅安 - 成都;結果當天晚上到了眉山,騎友父母就勒令她回家,沒辦法,我們只好第二天返程;挺不甘心的其實。
開年之后一直沒有再次踏上旅途,原因許許多多,比如搬家啦,比如參加馬拉松啦,比如帶朋友逛成都啦之類的;車座上布滿了灰。直到四月,才準備再次踏上旅途,不過,心有余而力不足,剛起步就敗下陣來,許久沒有練習的后果(不過我個人感覺貌似是車沒上油的緣故,騎著老費勁了)。
5月才逐漸騰出時間,跑了些路,不過都不怎么遠:
本是打算回德陽,中途扎胎了,好氣。
去了一趟長坂坡賽道,成績不怎么理想。
6月要開始搬家了,也是有段時間沒騎行了,周末朋友說到蜀漢路聚一下,遂再次出發;不過這次有點不一樣是穿上了騎行服,而且效果杠杠的,輕輕松松上30km/h
除了中間那段路程,所有的路程都是自己一人完成了,我不太喜歡跟團,雖然我也又在騎行吧內,但是老是覺著要不是我跟不上別人,要不是別人拖慢我的節奏;也一直沒找到合適的騎友。
騎行對我來說意義是什么,我也說不上來,不過騎行的時候我能感受到一種熱度,不僅僅是因為運動導致的熱;我能感受到一種涼意,不僅僅是因為迎風導致的涼;我能感受到這是我的旅途,我能感受到我并不斷在修煉我自己。
或許我在追求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最后,送上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