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怎么設計? 教學過程太復雜不知如何下手??記住這個萬能模板,考試直接套!學會多得20分!
萬能模板
一、導入新課
本課主要采用:圖片導入/溫故導入/游戲導入/情境導入等等
導語:_________(具體怎么導,需要簡單描述)
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烘托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二、講授新課
可分幾個子環節
1、首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對基本的概念和知識初步感知,學習完成后,教師對概念、定義等進行講解。
2、講授本節課的重難點:抓住問題(或例題),通過教師講解,多媒體輔助,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同位交流、小組討論)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夠用自己的話語總結方法。
教師隨后可結合實例,通過示范、師生探究等進行鞏固掌握。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探究學習,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既體現了新課改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鞏固練習
根據各學科自行設計,體現層次性。
【設計意圖】通過分層練習,學生學習主觀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調動,加深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掌握。
四、課堂總結
學生交流:學習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體會?
教師總結本課所學內容。
拓展延伸與本課有關的其它內容。
【設計意圖】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得到拓展,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知識的興趣。
五、布置作業
布置課后作業,必做題主要以基礎為主,選做題選用一些開放性較高,需要學生進行發散思考的問題,以滿足那些學有余力的同學。
六、板書設計
(略)
教學設計是小學科目二中最后一個問題,給定語文、數學、英語、音樂、體育和美術六科內容,要求從其中選擇一科內容進行作答,從每科的學科特點上看,小學語文最為簡單易答,所以建議選擇語文學科進行作答,下面就語文學科答題技巧進行簡要解析。中學的教學設計也可作為參考哦!
此題共設置三道問題,第一題10分,第二題10分,第三題20分,共40分。從歷年試題分析情況看,共有9種出題角度,主要涉及識字課、閱讀課和寫作課三個課型。
以下9種出題角度中,5、6、7、8四個角度其實是屬于教學過程中的一部分內容,所以我們在復習中主要學會寫整個教學過程并能夠正確寫出每部分的設計理由即可,其中識字課和閱讀課比較相近,所以可以以統一方式進行作答,寫作課比較特殊,單獨方式作答。
九種出題角度
1.文本寫作特點(文本解讀)
2.教學目標
3.教學重難點
4.教學過程
5.設計教學過程中三道題+理由
6.設計三組課堂提問+理由
7.設計導入+理由
8.設計板書+理由
9.寫作評語
第一種角度
文本特點,主要出在第一題,有以下幾種問法:
1.分析文本的寫作特點。
2.試對上文進行文本解讀。
3.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寫的特點。
此題目有以下幾種問法,實際意思一樣,主要分析課文的寫作特點。主要從文體、結構、語言表達、修辭手法、說明方法和表現手法等角度進行分析。
具體作答步驟:
1.認真審題,回憶理論點:文體、結構、語言表達、修辭手法、說明方法和表現手法等具體內容。
2.帶著問題和理論點進行閱讀課文,邊讀邊分析邊標劃,防止遺忘。
3.規范書寫:
作答模板:本文是一篇( )文,采用了( )的修辭手法或( )說明方法,采用( )表現手法,用詞\語言( ),通過(
)的結構順序(記敘了\描寫了)(某個故事\某地方的優美景色),并從中悟出( )道理\或抒發(表達)了( )情感。
第二種角度
擬定教學目標,一般出在第二題。從三維教學目標角度進行擬定。
教學目標答題模板(識字課、閱讀課)
1.知識與技能:學生會認XX字,會寫XX字;能夠用普通話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X自然段;掌握XX修辭手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學習(或閱讀、或分小組討論)等方式,學會運用XX等修辭手法進行寫話,提高XX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或體會到)XX道理(之美),增強學生XX情感(意識)。
教學目標模板(寫作課)
知識與技能:能夠通過恰當的語言和具體的事例來表達內心的XX真情實感,能夠正確使用XX等標點符號。
過程與方法:在交流中學會傾聽、學會傾訴,尊重別人獨特的內心感受,提高自己的事實。通過觀察、討論和回憶等形式發現自身的真實感受,學會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寫作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樂于書面表達,愿與他人分享內心的真實感受,感受習作的快樂并增強習作的自信心,逐步養成留心觀察勤動筆的寫作習慣。
第三種角度
第三種出題角度:教學重點、難點,一般出在第二題。
1.識字、閱讀課:
重點:掌握...字、詞,掌握...寫作手法,體會語言特色。(知識與技能目標)
難點:能夠運用...修辭(寫作)手法,體會...思想感情。(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2.寫作課:
重點:引導學生運用實例進行寫作
難點:敞開心扉,真實說出內心的想法,表達真實情感等
第四種角度
設計教學過程,此角度包括5、6、7、8種角度,分別是設計導入及理由、設計課題提問及理由、設計三道題及理由和設計板書及理由。一般出在第三題,分值為20分。主要以閱讀和識字課型出現。
教學過程(答題模板)
(一)導入過程(設計導入+意圖)
教師使用(XX)等方法向學生播放視頻故事(或圖片)或游戲的方式,向學生提出XX問題,通過學生的回答,順勢引出本課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XX導入方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從而有利于下面的教學。
(二)新課講授
此部分主要分三個部分進行講授,也就是三讀課文。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先讀課文,再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借助拼音、字典等工具書的方式,讓學生正確認讀生字詞,了解部分生字新詞的意思。
(2)根據課文篇幅的長短、生字新詞的多少適當設計組詞造句、記憶字型、指導寫字的環節(如筆順)。
(3)疏通文章大意,并向學生提出問題:
1)本文講述了...事?或作者寫了...人?或看了...景物?
2)并總結文章段落大意:...。
2.精讀課文,體會手法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確定文章運用。。。寫作手法。
(2)運用小組討論分方式
1)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進行討論
2)確定要討論的問題:
討論事:起因、經過、結果
討論人:從...方面描寫人物形象,如: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方面去刻畫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點。
討論景:通過對某景物...方面的描寫,揭示...人生哲理。
2)此問也可以引導學生自行設置問題,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自行回答。
如:文章分幾部分描寫(人、事、景),每部分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好在哪里?
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加以總結,得出結論:本文運用了。。。手法描寫人物性格特點(揭示。。。道理。
3.研讀賞析,體驗情感
(1)學生再次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或者角色扮演讀課文),讓學生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并提出問題:本文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揭示了怎樣的道理)?
(2)通過學生討論回答問題,教師加以總結,得出。。。道理。
(三)鞏固提高,拓展延伸
設置課堂小練筆,讓學生利用文中。。修辭手法造句,并去練習描寫其他(同類)相關事物(也可以介紹其他相關課外知識),以達到鞏固提高、深化理解的效果。
(四)歸納小結(意圖:總結中心思想,領悟所學知識主題,揭示本質)
師生共同或(教師)總結本課內容(可以把板書重新總述),突出本節課的重難點。
(五)布置作業
主要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進行布置。
說:根據本文內容講故事給父母或者小伙伴聽。
讀: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相關段落;搜集相關課外材料,下節課以小組形式進行朗讀展示。
寫:仿寫相關片段內容,進行練筆。
禁忌:留抄寫多少遍字詞、課文等作業
(六)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內容主要是課文中重點的事物、特點(重點詞語)、教學內容內在結構、內容的補充等。形式多樣,有文字板書、圖畫板書和綜合板書,這里為了吸引考官眼球,建議選用圖畫板書或者綜合板書。
設計意圖模板:板書是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輔助教師進行教學的有效手段,幫助學生明確課文中心、拓展思路、鞏固知識,并培養學生寫作整潔、思路清晰的良好習慣,鞏固重難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更能突出本節課的主旨,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第五、六種角度
一般出在第三題:其實這是教學過程中應用到的問題,有以下問法
1.依據教學目標,設計三道練習題,并說明設計意圖。
2.依據教學目標,設計三個課堂問題,并說明設計意圖。
作答模板:
設計題目1:用……詞語或成語…………造句。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學會運用本文詞語進行簡單的寫話。(知識與技能目標)
設計題目2: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每段寫了什么內容,表達了怎樣的中心思想?
設計意圖:一方面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掌握句子的含義。(過程與方法目標)
設計題目3:通過對本文的學習,悟出了什么道理?或獲得了什么樣的情感體驗?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對道理或者情感的體會能力,有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第七種角度
這種出題角度是針對寫作課的評語的內容,是2015年下半年第一次出現的題型。主要是針對作文進行書寫評語,具體可從內容、結構、句式、語言、字跡、表達情感、表現手法等方面。(根據內容自由組合),也可分別從開頭、主體和結尾三個部分進行評價,要做到用書面語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