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所高中,學生們吵哄哄地坐在一起,等待校長發(fā)表講話。校長一開場,就描述了大部分學生一生的軌跡。
“再過兩年,你們會完成A level的學業(yè);再過三年,你們就會去自己想去的國家,上你們想上的大學;再過五年,你們就會開啟自己的職業(yè)生涯,在座的很多同學會進入世界頂尖公司工作;
然后你們會結(jié)婚,買房,十年之后,你的人生就會安定下來;再過十五年,你就三十歲了,你的人生軌跡就會定型......”
校長這番話,聽起來都沒毛病,但觀眾席中,有一個人舉手表示不贊同。
他走到臺前,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有的人21歲畢業(yè),到27歲才找到工作;有的人25歲才畢業(yè),但馬上就找到工作了;有的人沒上過大學,卻在18歲就找到熱愛的事業(yè);有的人一畢業(yè)就找到好工作,賺很多錢,卻過得不開心;
有的人在16歲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卻在26歲時改變想法;有的人有了孩子,卻還是單身;有的人結(jié)婚了,卻過了十年才要孩子;有的人身處一段感情,愛的卻是別人;有的人明明彼此相愛,卻沒有在一起。
人生的每一件事都取決于我們自己的時間,你身邊有些朋友也許遙遙領(lǐng)先于你,有些人也許落后于你,但凡事都有他自己的節(jié)奏,他們有他們的,你有的,耐心一點。”
今年還沒過完,但我覺得,這是我今年聽到過的最好的演講。
因為身處“被同齡人拋棄”焦慮中的我們,太需要學會從容這一點。
02
別讓別人打亂了你的時間表,人生最差的結(jié)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庫班25歲的時候還在酒吧做酒保;在被拒絕了12次之后,JK 羅琳到32歲才出版了《哈利波特》;Ortega39歲才創(chuàng)辦了Zara;馬云35歲才創(chuàng)立阿里巴巴;摩根弗里曼到52歲才贏來演藝事業(yè)的大爆發(fā)……
25歲之后才拿到文憑,依然值得驕傲;30歲沒結(jié)婚,但過得快樂也是一種成功;35歲之后成家也完全可以;40歲買房也沒什么丟臉的;不要讓任何人擾亂你的時間表。
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我們每個人都像一個被擰緊了發(fā)條的陀螺,不敢停下來。
但我們拼命努力,不是為了尋找自己的人生意義,而是追上別人的成功,仿佛只有這樣,才不會被時代拋棄。
但人生最大的成功,不是賺得比別人多的金錢,而是以自己的方式過一生。
正如這段演講最后所說的:
因為愛因斯坦曾說過,并不是每件計算出來的事情都有意義,并不是每件有意義的事情,都能被計算出來。
我希望你們可以創(chuàng)造自己的有意義的人生,學會用這些去影響和點亮別人的生活,這才是真正的成功。
有些事情,只對你自己有意義,無法量化去與別人比較。
但你所得到的快樂,并不比那些賺更多錢的人少。
03
我的朋友,最近辭職了。面對新工作的選擇,他愁腸百轉(zhuǎn),夜夜失眠。
朋友本來在一家國企上班,工資不算高也不算低,時間穩(wěn)定,到點了就能下班陪老婆孩子,其樂融融。
這工作性質(zhì),他倒是挺喜歡的。但想著孩子快上學了,不多賺點錢,孩子以后怎么上各種花式輔導班?
朋友太焦慮了,尤其是當他看到自己的發(fā)小事業(yè)更上一層樓時。
朋友的發(fā)小,原來的工作也是不咸不淡,沒起什么大的波浪。但自從換了份工作,得到新領(lǐng)導的賞識之后,人生就開始開掛了。
工作上,新領(lǐng)導給他開不低的工資,福利待遇也不錯,干啥都給報銷,時間自由。私下,領(lǐng)導看中他手里的一個外貿(mào)項目,投資在國外辦了個小廠,讓他去負責。
倒騰了一番之后,工廠順利地辦起來了。朋友的發(fā)小平常在國內(nèi)上班,工廠的利潤就源源不斷地流到他錢包里了。
隔三差五要出國,領(lǐng)導不但放行,還全部報銷費用。
有了第一桶金,成功的入口就打開了,他還分散化投資各種小項目,也是風生水起。
朋友就學他,也想換個工作,期望能遇到貴人,但貴人是可望而不可求。拋給朋友橄欖枝的,盡是他不喜歡的工作,他正糾結(jié)該怎么選。
朋友想多賺錢,并沒有什么錯。只是賺錢的渠道有許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才行。
朋友屬于技能型人才,他完全可以在業(yè)余時間接活賺錢。
雖然不能像發(fā)小一下子賺那么多,但按自己的節(jié)奏走,也許才會走得更順利吧?
別讓別人的成功,亂了你的腳步。
你不必追趕他,你要追的只有自己的目標。
04
事業(yè)是一種成功,而結(jié)婚生子又是世俗意義上的另一種成功。
尤其對女孩子來說,后者可能更被家人或社會所期待。
我的閨蜜舒喬,今年研究生畢業(yè),目前剛剛找到工作,還沒入職,就被家里催婚了。她媽媽特別“開明”地勸她,你看你上研究生的時候我也沒催你,現(xiàn)在真得考慮結(jié)婚啦。
舒喬表示,不是我故意不結(jié)婚,我就是沒遇到合適的嘛。結(jié)果,她媽媽上心了,發(fā)動七大姑八大姨給她介紹適齡未婚男青年。
上個月,舒喬見的是媽媽上司的好朋友的兒子,醫(yī)藥世家繼承人;上周,舒喬見的是姑姑帶的前途無量的博士生,青年才俊;前兩天,舒喬見的是鄰居房東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兒子,一表人才。
但可惜,就是沒有互相看對眼的。
舒喬媽媽急眼了,天天罵她不爭氣,怎么沒一個搞定的。舒喬只好每天被媽媽帶去跟那些已結(jié)婚、但過得水深火熱的姐妹聊天,成功讓老媽相信,女人有賺錢能力之后再結(jié)婚,才能幸福。
但轉(zhuǎn)眼,老媽又開始催她工作,恨不得讓她馬上就年薪百萬,然后迅速結(jié)婚。
舒喬無奈,什么時候,父母才能明白,結(jié)婚是不能趕的事情呀!
催來的婚姻就像打了催熟劑的水果,既沒了營養(yǎng),又多了艱澀。
不管是婚姻還是事業(yè),按自己的節(jié)奏走,不代表不積極不努力,而是努力過后,從容等待上天安排的回饋。
只要是對的結(jié)果,晚一點來也沒關(guān)系。
05
我不追星,但有一個偶像——王昱珩,他成功地定義了什么叫“智商就是新的性感”。
微博上有人列出了他所展示出來的種種才華:
1. 微視能力,《最強大腦》節(jié)目中的微觀辨水、微觀辨火讓他聲名鵲起。
2. 高考清華設(shè)計專業(yè)第一,專業(yè)成績高出第二名40分。
3. 繪畫功底極其深厚。
4. 書法,很久沒練,手抖著寫出來都讓人驚嘆。
5. 撰寫古琴譜和彈奏古琴全都信手拈來。
6. 籃球,曾獲清華校園籃球賽MVP。
7. 建筑室內(nèi)施工工藝,自己動手搭建植物墻,還裝上灌溉系統(tǒng)……
以及其他等等。這些才能,哪一樣拿出來都能成就一番事業(yè),賺個盆滿缽滿。
但王昱珩沒有。他的繪畫才能,全用在為女兒創(chuàng)作上,半年多的時間,為女兒畫了40多幅畫,留做紀念。
等待女兒出生時,他在家里打造了一個微觀世界,包括熱帶雨林和海底世界,各種不同脾性、不同生存環(huán)境的動植物在他家里生機勃勃。
他還去過故宮撫琴、后海賣藝、幫朋友制作植物壁畫、幫警方偵破案件等等。
相比他的清華同學,王昱珩沒有賺到大房子,也沒有豪車,但誰又能說,同齡人拋棄了他呢?
他按著自己的節(jié)奏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踐行著自己的成功,也是活出了另一番天地,而且立意高遠。
人生最痛苦的,莫過于把別人的成功周期框在自己的身上,然后削足適履。
努力的意義從不在于追趕上別人存折里的數(shù)字。
而是為自己寫出不遺憾的人生注腳。
你可以用別人的成功鼓勵自己,但別因此而自亂陣腳。
否則,你既成為不了別人,也活不出自己。
作者:漫漫Chan,富書簽約作者,我喜歡你,如鯨向海,似鳥投林,歡迎關(guān)注簡書@漫漫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