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說一說小喬的故事。是個正面的案例。
小喬家境還不錯,父母兩家是在同一個村。父親這邊的家人們都是宅心仁厚,深得鄰居贊揚的好人們,母親這邊的家人們比較有文化,尤其是外公,在本村學校里教小學,幾乎全村人都是小喬外公教過的學生。父親人帥氣有能耐,母親人漂亮爽朗,于是,這兩家的結親,那是天作之合。小喬又出落的明媚動人,尤其是一雙水靈的大眼睛,透露出富貴與善良。
小喬在讀小學的時候,出場就像個小公主。穿著漂亮的衣服,扎著可愛的小辮子,背著干凈的書包,在教室里坐著安安靜靜的就能讓人喜歡。課間,同學們都去外面玩耍買小吃,小喬也愛吃,優勢是每次總能比別人吃的好吃的貴,引得小伙伴們陣陣羨慕嫉妒。
3年級的時候小喬的媽媽又生了個男孩兒,小喬很喜歡弟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很疼愛這對姐弟。只是家庭負擔略重,后來媽媽決定去打工了,去了廣州,后來去了深圳,輾轉多年,始終不見再回來。
轉眼間到初中了,小喬媽媽始終沒有回家,眾說紛紜,猜測小喬媽媽在深圳已經另外組建家庭了,小喬不愿意聽見別人這樣議論自己的媽媽,就給媽媽寫信問何時歸,媽媽回信總說再多掙點錢就回來,可總也沒個夠。小喬第一次來例假時,正跟爸爸在地里摘桑葉,發現小便帶血,慌忙用桑樹葉子擦了,不敢跟爸爸說。弟弟的小手牽著她,問媽媽呢,小喬說媽媽就快回來了,弟弟一定要乖,這樣媽媽回來就很喜歡你了。弟弟被疏于照顧,打翻了開水壺,在胳膊和小腿上留下了難看的疤。
小喬開始更加沉靜了,突然間學習很刻苦,初中還是在比較落后的班級呢,高中文理分科就進入文科重點班了。在爸爸的支持下,在校外租房住,爸爸偶爾過來看望。一旦學習起來,就難分晝夜了,終日以學習為全部事件,不穿漂亮衣服,頭發剪的很短,也沒有書包,每天只是樸素的衣服,拎著袋子裝著沉重的書籍和試題,三年下來,成績進步很大,高三模考時常常名列前三,班主任很喜歡她,覺得是個考本科的好苗子。高三的時候爸爸決定去找媽媽了,到了深圳。此后,小喬就沒有家的樣子了,放假不愿意回老家,只有在春節時才會和弟弟一起去外婆家里吃上一頓飯。小喬當年高考失利,沒有上本科線,也不愿意讀專科,就繼續復讀了。這一復讀就是兩年。
第三年高三了,小喬想開了,不再理會媽媽的謊言了。學習上也輕松了許多,盡管高考成績不太理想,小喬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去大學報到了。
一般孩子,尤其是文科女孩子,到了大學就更加愛美愛打扮了,可是小喬依然保持樸素,只在自己的專業上精雕細琢,得到多位專業老師的贊揚。畢業后繼續讀本科,讀完本科又考研究生,一次考不上,就邊工作邊考,終于在30歲以前順利的研究生畢業了。雖然學習刻苦,可是愛情也沒有落下,大學時和自己原來的高中同學互生情愫,最終喜結連理,從校服到婚紗,這些浪漫,一點也沒有缺失。
讀研究生的那年,媽媽和爸爸一起回家了。
小喬后來把對媽媽的恨都化解了。用攢的第一筆錢給弟弟做了疤痕修復手術。然后,攢錢在省城買了一套房子,還有小轎車,還在自己35歲以前擁有了第二套房。弟弟大學畢業了,爸爸媽媽打算也要到省城一起生活了,給弟弟也買了房子。一家人,終于,在都市團圓了。
小喬的堅持是一種難得的美德,能化解都市的浮夸,亦是她扎根都市的枝蔓。她沒有贏,但是,她不會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