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個月總會有那么幾天不舒服
這句話用在一個男人身上,基本上類似于侮辱性的調戲了。不過一個人自嘲的說也許還會逗大家一笑呢。
但是如果你認認真真感受一下,其實每個人總會有那么一段時間很頹。
可能是一個月中的幾天,可能是一年中的幾個月,也有可能是一生中的那幾年。
這個,不分男女。
對于很多人來說生活時好時壞,我們的祖先用人生有旦夕禍福來解釋,又說世事難料。都是這個意思。
我在28歲以前,相信流年總會不利。也相信奇偶年只說。我自己認為2003、2005、2007這幾年自己就不順,而2004、2006和2008自己就很精彩。其實都是一種迷信的想法,因為將一切歸咎到運勢上,自己不努力似乎就能撇的清了,就不用負責任了。
可是如果奇偶年的事要是真的,為啥,2009年后,沒有了明顯的不順。又或者有時奇數年自己又順了呢?現在想想,全是扯淡。
2003年,我剛剛畢業,啥都不會。進入公司,所有事情都要學習,犯錯是常態。所以感覺事事不順。
2004年,我已經拼了一年,技術有所提升,薪資有所提升,自然感覺事事順利。
2005年,由技術人員干到項目經理,面對了更復雜的社會,面對了更復雜的人,以前視野只是底層技術人員的視野,突然提拔到項目經歷的位置,能力的不足,視野的狹窄,人際能力的薄弱,連續帶項目不成功,基本上是可預見的,說什么不順啊。
2006年,項目越帶越熟練,口才越來越好,機會越來越多,自然感覺順利。
2007年權力斗爭自己根本不懂,被人陰掉是正常反應,職場上載個跟頭還算個事,這和順不順毛關系沒有。
2008年,回京已經積攢了一年,講課輕車熟路,收入迅猛提升,自然舉得順遂。這都是職場上的正常反應和天命有何關系。
與其去想命數,不如想想怎樣努力提高自己的眼界、認知和格局吧。真的實現了王建林大大的那個小目標,有啥順不順的呢!
02
不談命理,但是我們還是要承認,人總有缺少干勁的時候。只不過每個人時間長短不同罷了。
在公司打工時,這種缺乏斗志的時候多來自于工作的不順遂。有可能是項目進行的不順,喪失信心;有可能是主管的不支持,覺得干的沒有動力;有可能是年終獎金給的不如預期的高,覺得自己的價值不被認可,總之可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心理明鏡的知道這樣頹廢是不好的,卻就是不愿意努力。
現在自由職業了,沒有任何人管你,這種頹廢的時候還是時有發生,多是在一個項目期限臨近,自己透支健康,連續加班熬夜,將所有弦繃的緊緊的。
當項目提交的那一瞬間,整個人放松下來了。自由的時間大把,卻一絲努力都不想有。可能放縱自己在床上睡上一二十個小時;可能連續看上兩到三部電影;可能會回顧一套年輕時看過的漫畫或者小說。
知道自己大把事情等著做,卻就是不想去做。
03
在這里說這些是什么意思呢?
其實今天的思考來自于和大印老師的一場聊天,今天我們倆討論了應該怎樣給自己定目標和做計劃。
2013年做A+時,我剛剛離開水晶石。自己的免費答疑課程滿天飛,在各個平臺瘋狂傳播,所有的事情都是在興頭上。感覺自己有使不完的勁,覺得自己能干很多事。
所以在A+時我給自己的定政策是,每天早上9點到晚上10點答疑。在答疑的空隙,錄制視頻,每天最少兩個小時的視頻錄制量。
在工作的前兩個月,我確實做的到。人嗎,總會有那三分鐘的熱度。但是,這種熱度能持續多久呢?
說實話,這個答疑的時間是每天連續監控電腦11個小時,然后一周七天無休息。這一定不是一個常態,這只是一個瘋子變態的想法。
為啥會這樣呢?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會過高的估計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相信,每個人都有全情投入工作的時候,而那一個瞬間的效率會人為被自己夸大,并認可為那是自己的真實水平,因為你實打實的做到了,效率,能力都展現了,我可以啊!但是我們忽略了一件事,就是激情。
人在拼勁洪荒之力去做一件事時,會爆發出自己的難以想象的能力,但是那個不是常態,是變態。就算你有那個能力一直做下去,你的激情也無法保持那么久。
而當自己給自己設定了一個高目標時,一旦你的激情退卻,緊靠承諾和道德來約束自己去實現這個目標,就會變得非常累,拖得越久,將來褪套時,頹廢的越厲害。所以我們總看到一些四十多歲的人在酒桌上,談自己當年過五關斬六將時的豐功偉績,卻閉口不談自己現在的龍游淺灘虎落平陽的狀態。
當頹廢來臨時,很多人從此一蹶不振。不再愿意努力,每天酗酒,豪賭。這個似乎在影視娛樂圈更多一些,那些吸毒的過氣明星,是不是都是因為事業看不到出路,才從那樣的東西中獲得滿足和快感呢?
但有些人,即便是頹廢,似乎也在過著一些積極地生活。
04
2007年時,我因為辦公室政治的失敗,賦閑在家。之前五年我都有著明確的奮斗目標,突然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干嘛了,開始頹。
這個時候的自己還不是很成熟,不知道如何調節自己。每天雖然按時上下班,但卻是在混吃等死。每天下了班后,在家里開始畫漫畫,撿起了自己以前的愛好。
似乎什么事都逃不過母親的眼睛,這個傻小子以前可是以公司為家的,恨不得天天住到公司,這是怎么了,天天五點半準時下班了呢?一定有啥事。
你如果身上散發著頹廢的信息,即使是每天裝模作樣的上班,也會被人感知到的。好在,也就一個月的時間,我決定回北京發展,跳出了那個狀態。而很多人則一直陷在那種狀態無法自拔, 從此碌碌無為,一生就這樣平淡的過去了!
2012年,我從水晶石辭職,離開了打我畢業就一直服務的公司。
一瞬間又沒有了方向,自己到底要做什么?自己到底要在哪條路上發展?因為拿不定主義,已經開始做的視頻答疑也告一段落了,當時積攢的大量的網友也流失了。做制作,做培訓、做項目、開公司,到底自己要干什么。似乎什么都干不進去。書讀不進去,因為不知道讀了有什么用;技術學不進去,都不知道自己以后干不干這個;錄屏也沒有激情了,又不賺錢,吃飽肚子要緊。
渾渾噩噩過了四個月,雖然收入沒有什么影響,但是那段日子真心不堪回首。是我最頹的時候。
這兩次經歷頹廢期我處理的都不好。日子過得都很邊緣,基本上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幸哉,在我還沒有出現大的頹態之前,就結束了這樣的生活。
05
2014年,我離開了A+,這次的我也算是有些迷茫,但和2012年那次比,已經好了很多。主要是這一年多的經歷讓我的個人技能基本達成了一個閉環。除了專業技術和教學能力外,我也學會了市場營銷和產品銷售的技能,關鍵是視野的打開和格局的放大,自信生存已經不是問題。而很多在A+沒有實現的想法,可以考慮自己來做了。
但即便是如此,自己的自控能力還是不夠好。在自由職業的早期,經常是努力個兩三天,再放縱個兩三天。有時候接了一個項目,因為累了,會連續一周任性妄為,不看書,不學習,不錄課。這仍然不是好的處理方法,雖然自己后來都能調整過來,卻因為生存已經不愁,而越來越懶惰。
直到開始將公眾平臺做成日更,這樣的生活才結束了。
每天都要更一篇圖文,可能是教程,可能是圖文,可能是活動宣傳。再累,都會相著去更一個內容。每天出一個教程,就意味著我最少要做一個練習。所以可以天天在群里泡著答疑,因為我要更新的教程素材啊。
到后來為了推出課程介紹,去學習版式。為了做成一個產品,去注冊公司,認證公眾號,為了寫文章去閱讀大量書籍,為了保持自己技術的新鮮感和前衛性,學習各種新技術。每天因為這個微信公號,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如此之積極。
即便是又遇到項目完結,再累也要想一下內容;出去游玩,無論白天多累,晚上都要在酒店發一篇東西;逢年過節,即便是像前兩天八月十五,老家連網都沒有,我也會想辦法在白天找一個咖啡廳去發布圖文。
很多朋友問,你是怎么堅持每天更新的,太牛了。其實我收獲的遠大于我的努力。
人生不是看你最投入時的成績,而是你最頹廢的時候,能把日子過成什么樣子。
如果拿我們小時候的百分評判標準來算,如果你積極地時候能把日子過成80分,而頹廢的時候,就把生活過成40分,那沒用。真正積極的人生是,你積極的時候能把日子過成80分,但當你累了,頹廢了,不想努力了的時候,你每天的生活仍然能停留在75分,這樣的人生才值得過。
很多同學在后臺給我留言問:老師你都那么大歲數了,為什么還有那么大的動力去看書和學習呢?
其實我想和大家說的是,從2014年自由職業以來,我的生活其實都處于在頹廢期,看我課程更新的速度就知道了。但即使處在頹廢期,我仍然將我自己的生活過到75分左右,對得起家人,對得起自己,對得起每一個支持我的好朋友們。
而最近一段時間,我閱讀了很多書籍,經歷了很多事情,改變了很多觀念。我覺得,我的下一個積極期馬上就要來了。我會迸發出更多的能量,更加積極的去過生活。我想將自己的生活過到90分。
感謝這個圖文平臺,感謝大家在我頹廢的這一段時間對我的支持。我會努力回饋大家的!
最后的建議:
如果你總感覺自己對生活迷茫、提不起興趣學習、沒有奮斗的動力,那么不妨試試去做個公眾平臺吧。每天給自己一個不超過24小時的節點,做件事,來個儀式感。哪怕像今天的頭圖一樣,每天用公眾平臺發布一張自己精心修整過的自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