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里有一個難忘的畫面,畫面泛舊,只有一處顏色鮮艷,提醒著我在日后的歲月里反復提取。
本是平凡的日子里最平凡的一天,卻因為這個畫面讓日子變得不那么平凡了。那天綿綿細雨密如牛毛,我感冒在家不愿出門。王先生下班回家,噓寒問暖,準備給我煮點姜絲可樂,又不知道如何操作,現場聽完口述就去到廚房,準備一展身手。
從來不下廚的王先生去到廚房一陣忙碌,叮叮當當聲樂不斷。“煮個姜絲可樂也能弄出這般動靜?”我正納悶中,廚房“咣~當”一聲響,有東西摔碎的聲音,緊接著,王先生來到里屋,歉疚的說:“今天的姜絲可樂你喝不上了。”
我抬眼一看,王先生左手抬起,半只手顏色發紅,有幾處顏色明顯更深。腦中“嗡”地一聲,“怎么這么嚴重?”“我倒可樂時不小心倒手上了,杯子和可樂碎了一地……”
我翻身穿衣下樓,迎著牛毛細雨,奔向對街的藥店。回來給他抹傷藥,深感嘆:“一個這么簡單的活也能被你干出這么大陣仗……”
一通忙活之后,夜已深沉,難受的感冒似乎不治而愈了……
那時明白一個道理,能體會到生病給人帶來的不適是幸福的,說明你的生活一帆風順,能靜心讓你體會當下。
往后經年,此事已成為生活中的調味劑,時不時會被我拿出來調笑調笑,給王先生評價是:“工作上的能人,生活上的癡兒。”
不禁憂思、預測到了年老之后的“悲慘世界”,這是一種長年無休,帶病也得工作人生啊。也曾玩笑的時候和王先生說,最羨慕那些能做家務,會做飯的先生。
這樣的想法,每逢生病的時候就會蹦跶出來。至到發生了一件全民皆兵,所有人都無力改變的事情開始。
19年的年底,武漢突發疫情,每天都能聽到老家武漢傳來各種消息,讓人心中惶恐又不知道怎么去改變,真是惶恐灘頭說惶恐,疫情期間嘆疫情。我們從東北公婆家吃完團年飯,初二就開始往北京趕,就怕突然之間封城,影響了工作和學習。
顧不了大家的我們只好守住小家,不給國家添亂。一邊關注各方消息,一邊早早待命,希望疫情快些過去,讓軌道一切如常。可惜天不隨人愿,解封的消息遙遙無期。
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吧,王先生在家的變化,那也是翻天覆地的。出門望風扔垃圾的是他,出去排隊買菜的是他,分擔家務學會收拾屋子的是他,回來還跟著視頻學起了做菜,洗起了碗。
真是承擔起了整個家的重任,當起了名副其實的大家長,把我和兒子都養胖了一大圈。原來那個養尊處優,只會說好聽的話,看著你干活的王先生,來了個大翻轉,只要不催他,家里的活他做的是磨磨嘰嘰,又像模像樣。
再次與朋友相聚時,他們都驚掉了下巴,那個曾經不敢生病的我,公認成為老了之后最享福的那個。我笑了笑,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