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中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中國著名美學家,文學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早年畢業于香港大學,后留學英、法獲文學碩士、博士學位,回國后在北大、四川大學、武漢大學等多所大學任教。是我國現代最負盛名的和享譽世界的美學大師,主要著作由有《談美》《談美書簡》《談修養》《西方美學史》等。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潛先生留學期間向夏丏尊先生主編的《一般》雜志投的稿件匯編,信的對象是中學程度的輕年。他以“篤熱的情感,溫文的態度,豐富的學識”,贏得了青年讀者的感服,給予了很多人以啟迪和力量。
這個系列,將跟大家分享十二封信中的主要觀點,以及閱讀過程中的點滴體會。
? ? ? ? ? 第六封信:談多元宇宙
作者說的“宇宙”,指的是人生的諸多方面,每個方面都有自己的標準或價值,不能以甲宇宙的標準去衡量評價乙宇宙的價值。
作者列舉了“道德宇宙”“科學宇宙”“美術宇宙”的價值標準。例如“道德宇宙”以善惡為標準,“科學宇宙”以“事實”為依據,而“美術宇宙”呢,則是以“創造超脫現實的意境”為使命追求。
其實,說了那么多宇宙,作者的落腳點并不是這些宇宙,而是“戀愛宇宙”,因為分屬于不同宇宙,如果用其他宇宙的標準衡量“戀愛宇宙”,可能就會出現分歧或爭議。
這個觀點對于讀者很新鮮,我忽然聯想到兩個故事,一個是我寫的小說《物是人非》,這幾天頻頻有人訪問點贊。這是由真實的故事改編的,講的是已婚婦女冬秀“騷擾”初戀情人尕山的故事。從“道德的宇宙”講,冬秀不顧自有丈夫孩子的事實,對尕山死纏硬打,接近于“厚顏無恥”,自然該是被譴責的對象。但從冬秀的孤注一擲和尕山的眼淚中,我們又分明感受到兩個人熾熱的“愛情”。還有那部《廊橋遺夢》的電影,“道德宇宙”評判的話就是一個已婚婦女的一次出軌,可是卻打動了無數人。
這到底如何理解呢?作者認為,當戀愛與道德相沖突,社會奔其“道德宇宙”標準攻擊詆毀,以維持道德不被隳喪。而“戀愛宇宙”酣醉其中,毅然不顧一切,也是它“分所應有的事”。
? ? ? ? 戀愛最可貴的是真純
《泰坦尼克號》中男女主角短暫而永恒的愛,貴在真純。相信身邊或文學作品中最感人肺腑的莫過于真純的愛情。
作者高度評價了“真純”的愛情,他認為,“戀愛是至上的,神圣的,含有無窮奧秘的。”“在戀愛的狀態中,兩個人的脈搏一起一落,心靈一往一復,都能忻合無間。”
如果“身價財產學業名譽道德等等觀念滲入一份,則戀愛真誠的程度便需減少一分。”純粹的戀愛,為戀愛而戀愛,除了戀愛之外,沒有其他宇宙。
對于作者的這一觀點,有人一定會持保留態度,我們親眼見過深受言情小說或影視劇影響,對愛情陷入“忘我”狀態的年輕人,他們可能享受了一時的“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癡情,可是,那種近乎盲目的狂熱的愛情往往也像烈焰炙烤著年輕的心靈,讓他們做出很多不尋常舉動。
但是,不能不說的是,瞻前顧后,太過理性的人又往往錯過愛情。
在作者看來,就像“道德的宇宙”里真正的圣賢少,“科學的宇宙”里絕對真理不易得,“美術的宇宙”里完美的作家寥寥一樣,“戀愛的宇宙”里真正戀愛的人也是鳳毛麟角的。“戀愛是人格的交感共鳴,所以戀愛真純的程度以人格高下為準。”
讀到最后,發現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作者給予戀愛以神圣的地位,賦予戀愛以這樣的評價。其目的在于勸誡年輕人正確對待戀愛,樹立良好的戀愛觀。“一般人誤解戀愛,動于一時飄忽的性·欲沖動而發生性婚姻關系。境過則情遷,色衰則愛弛。這雖是冒名戀愛,實則只是縱欲,我為真正戀愛辯護,我卻不愿為縱欲辯護。我愿青年應該懂得戀愛神圣,我卻不愿青年在血氣未定的時候,去盲目的假戀愛之名尋求泄欲。”
總之,以過來人的經驗來看,戀愛還是要擦亮眼睛的。“境過則情遷,色衰則愛弛”其實正是說年輕人不要一時沖動,不要以貌取人,不要錯把欲望當做愛情。
恰巧看到一個叫“紅毛”的網絡作者的一段話:不論此時此刻你是否正擁有愛情,都希望你能相信愛情,相信愛情會降臨到你身上,相信自己會成為沒有遺憾和錯過的贏家。
希望每一個年輕人都能遇到愛情,品嘗到愛的甜蜜。同時不為情所傷,把“戀愛宇宙”作為人生多元宇宙的有機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