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苦得自己吃,我的苦我自己吃,誰也不能代替誰吃苦。有時候看著孩子在那鬧騰,心情不好,之前就總是想上前去安慰,想這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忙緩解,但其實最終都是沒有效果的,不止一次證明其實我的安慰,我的各種辦法沒有什么用,最終還惹得我自己也不高興了,這個時候我真的已經(jīng)幫不了他什么了,他自己內(nèi)心的掙扎,內(nèi)心的困惑,需要他自己去想通,需要他自己去走這個過程,這中間的不舒服也都需要他自己去體會,人無法得到容易的幸福,心態(tài)好,內(nèi)心的平靜都是掙扎過后,擰巴過后才有的。所以這些情緒的變化過程,需要孩子自己去體會,并從中去有所感悟。
我管好我自己的心路歷程就好,人到這個世界上,該吃的苦都是要吃的。作為有情眾生,作為有這個身體的人,欲望就會不斷冒出來,不會停止,即便是高僧,佛教徒,該升起的欲望一樣都不會少,只是他們用一個更高的視角進行化解,從而能夠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所以對于沒有擁有這么高智慧的人來說,人生的苦都是一樣的,無非是滿足從身體,演化到心理的各種欲望,人的本性如此。普通人,社會文化對我們有約束,道德觀念對我們有約束,法律對我們有約束,這些約束讓我們把不斷升起的欲望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
人性中本身也有正向的一面,也會對人性中的貪有一定的約束。人這個物種比起其他物種,可能多的就是這種互相約束,使得人能夠形成集體,進行合作,從而干成更大的事。但是人本質的欲望從來都不比其他的物種少,而且一直很原始。人能對自己的欲望進行一定的管理,可以說是有高于人本性的這樣一種思維或者視角,所以 使得人能夠進行計劃,進行籌謀。即便不學習佛教這樣的智慧,人也會對自己的欲望進行一定的控制,或者叫理性思維,當放下理性思維時,人赤裸裸的欲望就和其他動物沒有什么區(qū)別。所以但凡是理性思維強的,能夠把自己的本能欲望藏起來,就比一般人要強一些,因為他們往往就能夠進行理性的謀劃。
現(xiàn)在的人都已經(jīng)披上了理性的外表,把人本性的欲望都遮掩起來,或者用一種很合理的方式表達出來,但其實說到底人不管是幾千年前的,還是現(xiàn)在的,本質欲望都是一樣的。反而現(xiàn)在的人看到的多,了解的多,因而想要的反而更多,欲望會更甚。之前的人看到的少,反而沒有那么多的想法。所以現(xiàn)在的人其實要合理的處理自己的欲望,反而是更難的,所以人反而更加難以獲得幸福。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說現(xiàn)如今的社會環(huán)境并不不古代更適合人的生存,這么說可能大部分人都會反對,覺得社會在進步,文明在發(fā)展,怎么可能還越來越無法適應了呢。因為人的基因,人的本質并沒有變,比如對高糖高脂的喜愛,從來都沒有變過,而現(xiàn)在如此容易的就可以得到這些,使得人的身體健康越發(fā)的不容易保持,人的欲望機制也沒變過,但是現(xiàn)在如此信息發(fā)達的時代,更能激發(fā)人的欲望,使得人們不斷的朝著新的欲望奔去,無法停歇,直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