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五一假期,天氣晴好,去無印良品挑選內衣,順便看看有沒有喜歡的外套,適合春、秋天穿的(感覺這個時節尤其沒衣服穿)。很幸運,找到全棉無扣的開衫,試著還不錯。欣喜之下,收了一件藏青,一件純黑。
一直以來,覺得開衫適合賢惠的主婦,又或是成熟女性的標配,會沒來由地給穿著者增添溫婉、柔和的氣質。但又固執地認為開衫更適合瘦小一些的女性,與玲瓏小巧的身材更配些。
正因為這個原因,自認為人高馬大的自己,從未想過嘗試開衫。這次的突破,莫非意味著對自己的接納更進一步,頭腦里的限制性信念放下了更多?
說到衣著,我偏執地喜愛帶有中國傳統元素的服裝。曾經在十全街的小店里尋尋覓覓,改良旗袍,手繪長衫,彩緞背心……一小截立領,一小顆盤扣,一小幅水墨,都讓我心動不已,流連忘返。
之后在網上巧遇“佛笑緣”,更是癡迷沉醉,收入了不少手繪衣衣。其實,這樣的衣服,穿著上班還是很顯異類的,無奈就是喜歡,就算招搖,也要穿出門去。
細細體會之下,雖然表面上說是因為喜歡,但潛意識里似乎是想通過這樣的衣著方式,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當我換上通勤裝,便輕易地洇沒在人群中,這使我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甚至能感到深深的恐懼。
但我不就是獨特的嗎?我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這世界上最獨特的所在,就像拼圖中獨一無二的一塊。我知道,我還不能完全地接納自己,還需要外在的東西增強我的價值感。現在,我接納自己的不接納。
這樣的心理建設后,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普通”一些的衣服了,只要求簡潔大方。也不再因為自己的體型而懊惱,大膽地去嘗試,選擇適合自己的衣服,追求少而精,踐行斷舍離。
不過,我還是喜歡立領、盤扣、水墨手繪……
(圖為樸槿惠總統,感覺她就特別適合開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