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大學孤獨是一種常態(tài)!
而我更認為在大學,不是孤獨,而是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不是一個喜歡善于交際的人。所以我的朋友圈子很小,一個階段一兩個朋友足矣。朋友不多,但重點在于說的上話,互相了解,彼此包容。
今年也二十歲了,朋友交往時間最長的十七年,最短的也六七年了,關系最好的已經(jīng)從友情發(fā)展為親情,直接叫我媽為“媽”了。
大家現(xiàn)在分布在五湖四海,不同的大學,不同的層次,但從不會擔心彼此變成不認識的對方。假期回來,有的變漂亮了,有的變帥了,有的變開朗了,有的變穩(wěn)重了……可只要一開口,一對視,你就知道,她(他)呀!骨子還是那個逗逼!
我想這是一種時間沉淀的默契!
到了大學以后,沒有急著交友,沒有急著拓展朋友圈,甚至好多同班同學名字都記不清楚。和寢室的朋友也出于泛泛之交,沒有太多的心靈溝通。
也許我處于的環(huán)境是一個奇葩的存在。我是補錄生,所以寢室是四個混合班級組成,大家上課吃飯睡覺都不統(tǒng)一,缺少凝聚力;而我們寢室在1樓,班上其他同學在6樓,所以自然也是被“遺忘”的那一個。
我們寢室我和其他兩個女生一個班,才開學的時候,三個人相處,行動還算和諧,后來價值觀念的不同,導致另一個女生和我們分開了,我和剩下的一名女生繼續(xù)相伴。
這個女生,長的好看,身材不錯,家庭背景也好,公主女神般的存在。對比起來,每個月省吃節(jié)用的我,真真是平民姑娘。
但也好在人家姑娘性情隨和,還喜歡打游戲(自我認為喜歡打游戲的姑娘,性格都不錯),所以我們相處起來還比較融洽。
一起吃飯,一起逃課,一起上街,一起睡懶覺……很明顯我們的步伐基本是一致的。甚至假期她還去我老家玩了一趟。總之,一學期下來,我們相處還算和諧。
第二學期開學,我們還準備計劃“五一”出去短期旅游一趟。
學生會是大學一個令人向往的地方,我倆都加入了,但是層次不同,我加入的是學院的學生會,她加入的是系上學生會,相較而言,我比她忙的多的多。
然而事情的轉折也是從學生會開始……
第二學期的開始,各種活動的接踵而至,包括換屆。我最初加入學生會的目的就是參加競選,為此我不斷努力著,所以當?shù)诙W期的到來時,我也是摩拳擦掌,自然平時時間減少,與她在一起的時間也不多。
這學期給自己定下目標進行減肥,所以平時吃的喝的,也嚴格控制。每天早起鍛煉跑步,晚上練瑜伽。而她還是繼續(xù)晚睡晚起,吃喝隨意。
寢室買的電飯鍋,懂的朋友肯定知道,在大學,一個電飯鍋,就是一個萬能的神器。做出的花樣可謂是百出,而為了減肥,我只有看著她們天天各種吃,各種陶醉。
就這樣,漸漸的我和她行動上也不統(tǒng)一了,平時時間我忙于學生會的工作;吃飯時間,她在寢室和其他人一同開小灶,我獨自一人吃減肥餐;而早上我早起晨跑,她睡懶覺,晚上我練瑜伽,她玩游戲……
我也曾試過努力和她盡量調(diào)整時間行動,甚至鼓勵她也去參加學生會的競選,但可惜的是……人各有志,不能勉強。
我倆逐漸分開,她和另外一個女生因為在寢室天天開小灶,因為吃飯的一致性,所以就算價值觀不同也走在了一起。
對此,我表示隨緣……
在第一學期我請人家姑娘吃特產(chǎn)的時候,姑娘吃的好好的,突然要給我錢,我愣時傻住了,姑娘說,怕我們將來萬一撕逼,吃的用的算不清楚,所以還是算錢好了。
我很無奈的告訴她,我不要錢,也不用給我,退一萬步,就算以后如果真的撕逼,我也不會叫你把吃了的吐出來,這種幼稚的事情我小學以后就不會做了好不好,但是姑娘對我說,她真的會叫我吐出來……。
(請允許我默默無語幾分鐘)
最后,我沒辦法直接威脅她,說她要是在這樣,我就生氣了!她才罷休。
其實反復想想,和人家姑娘差別真的挺大。比如說買一張動車票,在我看來一等座和二等座沒有區(qū)別,不過只兩個座位變成三個,價格還相差10多塊,但是人家姑娘有一等決不買二等,她說,清凈,方便;
出去旅游,一般我住100以內(nèi)的旅館,甚至是十幾塊錢的青旅;姑娘每次都是三四百的起價;
化妝品我一套下來最多幾百塊,她一樣下來就幾百塊;
她特嫌棄我的精打細算,而事實是我一個月的生活費,只有她的一半;
…………
還有很多很多,兩人之間不同的地方,明明覺得相處融洽的時間,突然之間出現(xiàn)那么多分歧,這讓我不得不好好的進行思考。
從家庭經(jīng)濟條件,自身成長環(huán)境,形成的各種三觀,還有兩人在一起相處的時光,都好好思考一下,我們究竟是不是可以愉快的相處完大學的朋友?或者只是單單普通的同學或室友?
用不雅的話說,我的朋友里面也分三六九等,各種情況都有,但是我卻也能和她們相處的愉快,甚至是志同道合,這是為什么?難道是距離產(chǎn)生美?
假如A和B是朋友,A有一萬塊,B有一千塊,在不同的層次如何做朋友?當然最好的選擇是A愿意謙讓,降低標準,存下九千塊,用一千塊的角度去和B做朋友,而B自己也應該努力朝著一萬塊的層次去發(fā)現(xiàn)追求,如果這其中A不愿意降低身價或者B甘愿平凡,那么最好還是做點頭之交比較好。
我交朋友的原則有三:真誠、包容、拒絕。對人真誠,與人包容,懂得拒絕。
而當我思考完以后,我發(fā)現(xiàn),我和姑娘的確出現(xiàn)了許多問題。不適合,就不勉強。
當我想通以后給一些朋友打電話,朋友有的邊說我活該邊擔心我;有的沉默傾聽;有的安慰,有的甚至是生氣……
我說,對于一頓飯就能勾搭走的朋友,說明我8在人家心里還不如一頓飯,我想就算是分開也是沒關系的。
我不知道對于關心我的朋友,她們帶給我的感動如何去描述,但也許它就像現(xiàn)在那樣,心里被不知名的東西填的滿滿的,感覺很充實,很愉快。
看過一篇網(wǎng)上的文章,大意是“為什么大學里的朋友沒有以前的好”
其實這也很正常。任何東西只要涉及到自身利益,都會顯得尤為現(xiàn)實,甚至是丑陋。大學已經(jīng)是半個社會的代表。大家三觀都發(fā)生著變化,高中以前不必為了金錢而操心,大學以后才懂得錢是怎樣的來之不易。也許一點點蠅頭小利都會成為一場戰(zhàn)爭的導火索,一觸即發(fā)。
當然我們也能看到在大學,有的人的確找到了一生的摯友或者愛人,甚至是一個寢室一個寢室的革命友情。
而這些全都建立在大家有共同的目標,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話語基礎上。
我希望找到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們可以一同早起晨跑,鍛煉身體,然后吃一頓營養(yǎng)簡單的早飯;
去圖書館時,會對我說:“走吧,一起,我還有一本書沒看”;而不是“去那里干嘛,我還有一集韓劇沒看”;
說好減肥就一起相互鼓勵,即使在難,也可以調(diào)侃對方是個胖子,然后共同堅持下去;
可以多多讀書,相互交流讀書筆記;
可以一同上街,對著大餐流口水,但也不會嫌棄路邊小吃攤;
可以一同練練瑜伽,思考人生;
可以一起窮游,體驗生活;
可以一邊吐槽苦逼的生活,現(xiàn)實的社會,卻又一邊繼續(xù)熱愛生活,為之奮斗!
也許以上只是我的想象,但我也希望,至少在我奮斗累了的時候,聽到的是正面積極的鼓勵,而不是一些煽風點火的喪氣話。
這個世界,因為你的優(yōu)秀,羨慕你的人多,但是嫉妒打擊,希望把你同化成平庸的人更多。
我在尋找著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不用慌張,該來的總會來,只是時辰還未到,緣分還沒來。
你問我其中過程會有什么體會?
我想說,會有孤獨,到更多的是堅持!偶爾內(nèi)心豐富情感涌動,想要訴說,那時會和遠方的朋友打個電話,互相交流交流,會發(fā)現(xiàn),原來不止我一個人在堅持和奮斗。
有人陪著的感覺也不錯,即使相隔天涯海角。
環(huán)繞周邊,很多人我們不認識,但大家都在堅持,孤獨的常態(tài)不止你一人,千萬人的孤獨,也許都是一種志同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