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朋友圈被《歡樂頌》這部劇刷屏了,各種角度的文章都在趕這個熱點。我也在看這部劇,開始一般,中段還行,看到后面幾集,卻有點看不下去的感覺。有不少人評價說,這部劇之所以這么火,是因為它太現實,很真實,我卻不敢茍同。相反,我覺得這部劇并沒有象某些人說的那么現實,那么真實,它還是有很多藝術加工在的。
這部劇講的是群戲,住在歡樂頌小區里五美女的不同生活。它選取的角度比較奇怪,對五美各自職業的劃分很清晰,極力想展現不同階層人的生活狀態、欲望與情感糾葛。但在實際呈現時,卻哪哪看著都別扭,感覺人物角色太臉譜化,太單一。
身為精英階層的安迪,能體現她精英的部分,除了開會還是開會,除了訓人還是訓人。要么就是用身邊圍繞的金融精英,企業大鱷,時不時蹦出來的中英文混雜來襯托她的高貴和不同凡響。說實話,就這些表現,我還真沒看出她哪里是精英了。這個人物沒有血肉的部分,沒有感動我的東西。到后來,還越來越狗血,為了體現精英也有平凡人的生活,也是從屌絲爬上來的,編劇給她安了個精神病人的弟弟,精神病人的家庭。
真正的華爾街精英是什么?我沒有在生活中見識過。但我知道我理解的精英是什么?之前我曾寫過一篇文章是關于看美劇《傲骨賢妻》的感受。劇中的女主Alicia和Diane算是精英了吧?編劇絲毫沒有口口聲聲告訴你她們是精英,是上流社會人士。但從她們的奮斗中,喜怒哀樂中,你卻不得不為她們喝彩,被她們感動。那種有時精明強干,有時脆弱不堪,在職場中也會被人陷害、排擠,在生活中也會被人背判,她們過著活生生的精英人生,卻能讓你為她們悲,為她們喜。看這部劇,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知道主動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活出真正的自己,家庭與事業一樣重要,不做依附于男人的菟絲花,盡力活出自己的價值。關于友誼,關于愛情,關于事業,關于家庭,通過劇中人物的命運,讓我思考了很多,也學習到很多。這就是人物角色的立體性,豐滿性,帶給我的感受。
劇中的其它幾個角色也一樣,一邊看劇,一邊感受到人物角色的割裂感。關關、瑩寶、小曲、小美,關關是在五百強企業工作,能夠展現她性格特色的就是加班加班加班,老實穩重踏實。瑩瑩傻白甜,被渣男騙,被父母強烈要求一定要在大城市立足。小曲一個去了國外留學,卻是個英語渣,連王小波都不知道何許人也的現代文盲。能夠體現她們個性特色的就是從各自生活階層里散發出的優越感或自卑感,角色定位和場景呈現讓我覺得名不符實,太單薄。若要說稍微能引起我注意的角色,反而是蔣欣塑造的樊小美,楊紫飾演的邱瑩瑩,還稍微接地氣一些。
樊小美是一個大美女,難免虛榮。但因為有家庭的拖累,導致她活的很辛苦。邱瑩瑩前半段十足的一個傻白甜,是真傻。后半段好多了,經過渣男一役,好象活明白一些,知道要努力工作,能體貼別人,反而角色變立體,越來越可愛,起碼有正能量了。這二個人都經過生活的敲打,有所改變,從而使自己的生活向著好的方向邁進。
一部好的電視劇,自然有它宣揚的價值觀,這個價值觀能不能引起人共鳴,讓人有所觸動,甚至讓觀眾感同身受,在現實中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和行動,這也是其中的一個意義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