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的我有寫日記的習慣,甚至在刪除短信前有摘抄短信的怪癖,這種強迫癥一樣的行為讓我一年下來可以用掉一到兩個厚厚的日記本,還能有一本寫滿摘抄的軟面抄。參加工作后我漸漸放下了日記和摘抄,因為我總是覺得太忙,時間不夠用,而且手機和互聯網帶給我們的便捷讓我有了更多途徑打發時間,動動手指的方式讓我再無心動筆。
時至今年底,“戒掉”記錄已經七年,正好是我參加工作的時間,而我發現我忙碌的理由更加多了:新晉媽媽兼職奶牛、職場女性,上有老下有小,每天奔波于兩點一線、早九晚五,推掉了幾乎所有朋友聚會,但時間還是不夠用,又怎么可能夠用?只要我七個月大的兒子沒睡著我就什么自己的事也干不了,等他睡著了,我就該忙白天沒忙完的工作了,熬夜到深更才能休息,睡眠不足、疲憊不堪。以前一年到頭還能有幾本文字,時而翻來還能為某一句眼前一亮、拍案叫好,而今日子一天一天就這么翻過,我好像一臺機器就真的這么被光陰推著走了,什么也沒留下。
除了這樣來生活,就真的沒法再做點別的呢?到2016年的最后這一個月,這種焦慮感突然爆棚。不行,我得扼住命運的喉嚨,我要主動出擊,我要做點什么。
毫不猶豫地報了寫作群,開始打卡寫作,每天至少五百字,進入不間斷碼字節奏…
作為一個職場媽媽,每天都被擠得滿滿的,我能做到嗎?我給自己打氣,一定要做到!
開始幾天,積攢已久的情緒似乎找到了一個合理的出口,文思泉涌,完成順利,第二篇就開始收到打賞,很快,第三篇的《放下,愛,愛還會重來》在簡書發布半小時閱讀就過了兩百,收到11個喜歡,投稿順利采錄。這對于剛開始堅持每天寫作的我來說是個不小的鼓勵。但是,就在這時家里的老人生病了做手術,七個月大的兒子突然重感冒,我不得不扛起照顧老人、照看孩子、分擔家務的重擔,這意味著本來已經很緊張的時間幾乎被擠掉了所有空隙,剛剛開始的堅持遭到了致命一擊。我還有時間寫么?還要堅持么?
看著寫作群友們每天熱火朝天的打卡,心里那股子不能被打敗的倔勁被激發,“我要堅持,咬咬牙?!蔽覍ψ约赫f。
我開始鎖車坐地鐵,開始見縫插針,跟時間較起勁來。地鐵里擁擠時、帶孩子喂奶時、洗澡時、做飯時都是我用來構思、整理的時候。地鐵有座時、上廁所時、等人排隊時就是我用手機碼字的時間。
原來跟人閑聊幾句的空檔被我用來碼字了,原來踩油門聽廣播哼歌的功夫被我用來碼字了,原來上網瀏八卦的間隙被我用來碼字了…
就這樣,每一天的時間被用力擠壓,用到了極致,滿滿當當,充實無比。
當有一種力量推著你飛的時候,為什么要去走呢?每天都被一種力量推著向前飛奔,那種積極、喜悅的滿足感好到無法言喻。
這一個月里我照樣上好了班,帶孩子沒耽擱,家里也照顧到了,一樣都沒少,反而,我還多了一項:在簡書發布了11篇文章,碼了23058字,有三篇被編輯推到首頁,收到打賞 137元。我驚喜地發現,原來被我雪藏在自己日記里的小回憶、小故事被我發掘出來,還受到了一些喜歡。原來去臺灣后一直想寫的游記被我拖延了五年終于得以記錄下來,還受到了一些小伙伴的叫好。
我開始覺得生活突然被點了盞燈,前方有光,又有奔頭了起來。每天碼字讓我來不及去處理擔憂,只會抓緊時間奔跑,負面情緒一哄而走,積極與充滿希望的正面心情充盈內心。
正如我在簡書上發的第一篇文章里說到的:對于大多數的我們,在生命的長河中,時間就真的像河一樣,我們不理它,忽視它,它就流淌而去了,但如果我們愿意發現它,利用它,也許時間的河也能留下來幫我們發發電、澆澆水,說不定哪天就能開出花來。
這就是堅持寫作給我帶來的收獲:一個堅持記錄的習慣;格外愛惜時間的心情;積極向上的態度;一天天進步的寫作能力。
再堅持下去,會有更多奇跡,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