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作者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專欄,和七年就是一輩子的集合升級版!
這是一本有關成長的書!
而成長這個東西只有突破了成本線,才開始真正有意義,在那之前,都是掙扎,都是煎熬。當然成長是一輩的事,突破成本線之后,也要繼續成長,但大部分人的問題是根本沒有突破那條線。有的人是剛剛越過那條線,他的人生曲線,就開始回落,再次回到成本線以下。
所以,從理論上說,你可以把已經賺到錢全部花掉。因為順著這條思路,在成本線被突破之前的那段時間里,你賺到錢全都是小錢,小到不值得省的地步,你就是省,也省不出多少。
我們不是經常能聽到有人說,錢是賺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嘛。
這是邏輯推演出來的結論。
一切有意義的成長過程,都符合上文提到的成長曲線。曲線是什么樣的,有興趣的去讀書。
跟成長曲線相類似的,還有復利效應。
成長曲線,在金融學領域里面,就叫做復利效應。
只要是能積累的東西,大多數都會產生復利效應,比如說知識。我們應該在持續的積累過程中,慢慢的等待那個拐點的到來。
有了上面的鋪墊,下面我們接著說財富自由。
財富自由,本質上是時間的自主權,我們要的是時間的自由,財富僅僅是一個工具。
所以,所謂個人財富自由,就是指某個人,再也不用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
當然,財富自由不是終點,它只是一座里程碑,在那之后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比如說,家族財富積累,比如說家族傳承。
實現財富自由的路上,在最開始起步的時候,什么是最重要的?
是快速入門。
在剛開始的時候,平靜的接受自己的笨拙。在掌握最少必要知識之后,馬上開始行動,通過一遍又一遍的重復,專注于改進。
當你專注的時候,時間就會飛快的流逝!
在這兒有一個頂層設計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商業模式。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人生就是在做生意,我們上班也是在做生意。原來我們這樣認為,企業靠商業模式賺錢,個人靠能力和運氣賺錢。
現在我們要說個人商業模式這個概念。
我們知道,所有人都在出售自己的時間。
當你不再需要為了生活必須而出售自己的時間時,那你就實現財富自由了。在這之前,所有的人都在出售自己的時間。
由此,我們就得出,所謂個人商業模式,就是一個人出售自己時間的方式。
個人商業模式的基本分類:
第一種個人商業模式,是一份時間出售一次。
第二種個人商業模式,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
第三種個人商業模式,購買他人的時間再賣出去。
打零工,就是零售自己的時間,有固定工作的人,就是把自己的時間批發出去。但是不管是零售還是批發,都是一份時間出售一次。
我們在單位上班,就是把自己的時間批發出去。把自己的一輩子都打包,賣給了這個單位。這屬于第一種個人商業模式。
在沒有實現第二種商業模式之前,那么如何優化第一種商業模式呢?
有的人想辦法提高單位時間的售價,比如說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我們去考研考博,都是運用的這種方式。
有的人想辦法提高時間銷售數量。那就是在給老板打工的同時,也給自己打工。這樣就把時間出售了兩次,一次是把時間輸給了老板,換取了薪水,另一次把時間出售給了自己,換取了成長。所以在單位上班也可以成為另外一個物種,方法很簡單,就是把自己變成一個給自己打工的人。很多成功的人剛起步時就是這樣做的。
但是大多數人,不是這樣做,他們要么抱怨,或者磨洋工。
因為他們不明白一個道理,這個道理用股市里最基本的一些概念來說,會很清晰和直觀。股市里的成交價是時時刻刻變化的,這個成交價就相當于我們生活中的薪水。而成交價是買家對賣家的估值,估值不等于價值,他們之間是有些差異的,或者高或者低。只是從長期來看,估值也不會距離價值太遠。
所以,從邏輯上來說,我們的正確選擇是不應該去關注價格(成交價,薪水),因為它只是一個估值,而應該關注價值,并且是不斷增長的價值。
所以,你最好,事實上也必須關注,并且只關注自己的持續成長。
因為只有你不斷的成長,才能帶來最終被低估的結果。
在市場上,所有頂尖人才都被低估了,并且也只有頂尖人才才有可能被低估。所以我們看到自己的價值被低估的時候,不應該難過,恰恰相反,我們應該感到高興,因為那是你成長的證明。
當你的市場售價完全背離你的價值的時候,自然會有解決的辦法,特別是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里面。到那時你還沒有辦法,你就不配被低估。
現在的問題是,你的售價并沒有完全背離你的價值,甚至還高過你的價值。這就是最大的問題。
所以,我們應該關注價值,而不應該關注估值,或者說不應該關注價格。
所以我們應該關注,且只關注自己的持續成長。
所以,在給單位打工的同時,給自己打好工,盡可能高效率的完成單位的工作,拿到薪水,然后空余出來時間,讓自己快速持續的成長起來。
在這第一種個人商業模式中,個人的價值決定了時間的價格。所以,在所有人都出售自己時間的情況下,如果你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價值,那你就能賺到了,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雖然肯定不能馬上賺到,但是最終將賺到。
以上是說的是第一種商業模式,是我們現在大多數人正在運用和踐行的商業模式。
而要想實現財富自由,必須找一個方式來運用第二種商業模式,那就是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
財富自由的基本標志是有一筆數目可觀,但你根本可以不用的錢!
到那時,你就可以不在乎收入,不在乎自己時間的成交價,因為你的生活必須開銷已經不需要通過出售時間來換取了。
比如,寫一本長銷的暢銷書。
一切內容制造,一切創意制造,都能歸于這個類別。服務行業很難運用第二種個人商業模式。
這期間,你要找到剛需。這才是你的產品有沒有好的銷路的根本。
這個剛需是消費者認為的剛需。只有他們認為的剛需才是真正的剛需,這和本質的剛需還是有區別的。
第三種個人商業模式是購買他人的時間再賣出去。
創業,風投等屬于這一類。很多人一輩子都應用不上這個商業模式。
我們的目標是總有一天,不再出售自己的時間,既然是這樣,那么就應該想辦法合理的逐步減少自己出售時間的數量。先從優化第一種商業模式開始,盡可能高效的工作,留出來讓自己成長的時間。并且能用錢換時間的時候,盡量用錢換時間,然后將剩下來的時間全部投資到自己持續進化上去。
整本書都沿用七年就是一輩子的寫作方法,每一部分,每一章節,都解決一個問題,或者是一個概念。
有很多概念,我都單獨記下了筆記。
所以說這本書是一本關于成長的書,是一本關于草根逆襲的方法論。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你的提高學習能力,讓你的學習能力更上一層樓,讓你進化成一個操作系統能夠持續不斷升級的物種。
看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就用了書里所提到的學習技能的三種方式。這算不算是元認知能力呢?我覺得算。
篤信未來,能夠變得更好。
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未來一定會變得更好。
長期,只需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未來一定會很偉大。
在路上。
我們都在路上!
無戒365訓練營 第三周 第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