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周文王,大家都不陌生,雖說自己沒有做過皇帝,但他是一代王朝的奠基者,沒有他,就沒有后來的八百年大周王朝。按理說,周文王應該是一位德高望重、愛民如子的諸侯楷模,在書中我們表面讀到的現象,依然也是如此。但是仔細讀來,細細品味,蟲子天下卻發現,此書的作者不僅明著黑了殷商紂王一把,也悄悄的潛移默化的黑了周文王一把。
周文王
一、偽仁
所謂“仁”,即仁人、愛人、仁愛。這三點表面看來,周文王都做到了,為了修造靈臺,不忍心見到百姓勞民傷財,張貼告示任人去做,反倒落得一世英名。但是有一人的做法,卻從中可出文王心中的端倪,那就是姜子牙的徒弟武吉。武吉在集市失手打死他人,為了躲避災禍找到姜子牙,姜子牙自然做法保全了他的生命,但是作為一代賢王的文王,再加上獨創的先天八卦,難道真的算不出武吉的遭遇嗎?非也,此乃為姜子牙送一個大大的人情,為將來的見面做下鋪墊。
二、偽義
所謂“義”,即大義、正義、公平、公正、公道。周文王作為商朝的一方諸侯,理應忠君事主,面對君上的不良言行,應該正義的出面制止,但是在書中,我們并沒有看到,只是看到當商容、比干、蘇護等收到紂王懲罰時,只是簡單的隨聲附和幾句,并沒有當面制止。雖說這也是文王的明哲保身,誰又能保證他不是為了將來自己坐天下而選擇了隱忍呢?
紂王
三、偽禮
所謂“禮”,即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儀、禮制。雖說周朝開創了中國文明歷史的先河,乃至于后世諸多王朝,乃至于現在的社會,都在推崇周禮,但是要知道,現在的所謂周禮并不是周文王的功勞,而是周公旦創造的。在當時,最大的禮乃是輔佐紂王,開創不世基業,但是他沒有,在尤渾費仲等輩拾掇紂王納娶蘇妲己的時候,文王選擇的不是勸阻,而是成全,這表面上是遵循了當時的禮數,暗地里善演八卦的周文王已然知曉了一切,卻并不實質性的制止,反而推波助瀾。
周公旦
四、偽智
所謂“智”,即知者、明智、智慧、機智。作為一個朝代的奠基者,文王也無愧于這四個詞,但僅僅是無愧于自己的家族,無愧于自己機關算盡得來的天下大勢。但是對于商紂,對于自己祖上世代擁護的殷商,則很明顯是應該有愧的。
五、偽信
所謂“信”,即誠信、信任。按理說,作為文王而言,一個忠厚長者,應該不該對別人有所隱瞞,其實有一個人是被他坑的最慘的一個,那就是他的長子姬發。精于八卦的文王,既然能算出自己該難,怎能算不出兒子的死于非命?包括太姜,都知道姬發后來的命運如何,但是為了保全文王的生命,為了后世美好的江山,文王選擇了隱瞞。
六、偽忠
所謂“忠”,即忠誠、忠良、忠恕。前期,文王確實做到了“忠”,但是在及羽翼即將豐滿之際,卻選擇了不忠。一方面,面對紂王的逐漸失德,先是選擇了所謂的明哲保身,留著自己的小命,另一方面大力支持紂王迎娶蘇妲己,間接為自己的將來部下好棋。
總之,作為一個政治家,一個朝代的奠基者,周文王的做法是完美的,換成別的任何一個人,估計也都會這么做。偽仁、偽義、偽禮、偽智、偽信、偽忠,每一樣都是為了八百年的大好基業做準備的。所以,不管作者怎樣暗黑周文王,在蟲子天下看來,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政治家,確實必須如此,眾位網友,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