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五分鐘,每周一本書,弗蘭克帶你一年讀52本書。今天分享的是《說話就是生產力》一書中第九章的墊子。
《說話生產力》這本書會教你一套出口成章、擲地有聲的說話方法,以理性調控感性,以效用帶動效率,以智商引領情商,快速有效地提升溝通能力。
今天分享的非常有用的一個技巧,加墊子。什么叫加墊子呢?
其實就是在你要表達的內容之前加一些過渡詞。
比如,想訂閱某讀書專欄的朋友問你,怎么可以看到分享內容啊?
這個時候, 如果你是內容作者,你會怎么回答呢?你會正兒八經地說嗎?
你好,你可以先關注xx服務號,然后在屏幕左下方點擊我的讀書專欄,接著就可以在屏幕上方找到XX話題了。
如果你像上面一樣回答了,對方不一定會滿意,心里可能在想,我靠,這么復雜,怎么搞的,沒有直達內容的鏈接嗎?!
其實,更好的溝通方式是,先承認對方的情緒,和對方產生共情,然后再提供信息。
比如,你好朋友,你現在還看不到內容嗎? 不好意思啊,XX平臺的體驗真是太差了,我剛開始的時候也是找了好半天才找到分享的內容。
是這樣的,如果你現在看不到內容的話,有可能當初直接二維碼付款之后,沒有點擊內容關注發布渠道造成的。關于這一點,很多人朋友和你一樣。
有三種解決方法可以看到分享內容
第一種方法, 再掃描一下你當初的二維碼,可以直接到達分享界面。
第二種方法,這種方法比較麻煩一點,你需要先關注xx服務號,然后在屏幕左下方點擊我的讀書專欄,接著就可以在屏幕上方找到XX話題并看到內容了。
第三種方法,這種方法更麻煩一點,如果你是Iphone用戶,可以下載XXapp ,如果你是安卓手機,可以下載藍色+白色+黑色圖標【XX】。這種方法不推薦,因為他們非常麻煩,我建議用第二種。
這里運用了一個非常常見的技巧,那就是墊子,在回答對方問題之前,先創造一種舒服的環境和氛圍。
墊子一般分為兩種形式:?
1肯定對方的問題 ;
2.是承認對方的問題具有普遍意義;
3超越問題本身,和問問題的人產生連接
相信你在日常生活中常聽見的墊子
第一種肯定對方的問題:
您的這個問題太專業了;是我從業五年來遇到的最難的一個;讓我想起張瑞敏來買車時也這樣問過。
第二種是承認對方問題的普遍性:
您的這個問題許多人都問過;太有代表性了;如果您不問我也要替您問這個問題;你問的這個問題太好了等等。
第三種是和問問題的人連接。
哇,你太細心了,這個問題竟然被你發現了;你真專業等等夸獎問問題的人本身。
在日常溝通之前,除了給出解決方案之前,可以先試著在回答之前加個墊子,不過是針對問題本身、針對問題的人,還是緩和對方的情緒。
每天五分鐘,每周一本書,弗蘭克帶你一年讀52本書。如果你覺得弗蘭克分享的內容有價值,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