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桑梓
遠眺,一片皚皚。
俯首,一晃千年。
攝影:桑梓
“金闕曉鐘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
當大明宮遇見雪,走過染著大唐盛世年華的漫漫古道,王維“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吟唱猶在耳邊。曾經的風流灰飛煙滅,眼前只沸騰著時人的歡歌笑語。
寒風掠過時,回首蕭瑟處,天地茫茫一色,太祖幽怨成嗟嘆,貞觀長歌無覓處。
穿越歲月的風起云涌,遇見塵世的悲歡離合,依稀可見的裊裊記憶,轉瞬化作海市蜃樓的夢幻。
攝影:桑梓
去了,來了,醒了,醉了,成敗之間。
來了,去了,哭了,笑了,轉瞬之際。
萬丈紅塵俗人世,觥籌交錯帝王業。
縱然代代相傳的倫理綱常,也不及孤注一擲成者為王敗者寇的玄武門。一代代君臣的嘔心瀝血,傾世而為的日子,也不過寥寥幾筆載入史冊,如大明宮般僅存于長安的繁華一角,春去冬來。
曾經權力和輝煌的大明宮,如今除了雪和游人寒冷落寞的大明宮。
一無所有,無所不有。
攝影:桑梓
大明宮,大唐帝國的宮殿,是當時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征,位于唐京師長安(今西安)北側的龍首原。始建于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宮,是唐長安城的三座主要宮殿(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中規模最大的一百一十座,稱為“東內”。
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達二百余年。大明宮是當時全世界最輝煌壯麗的宮殿群,其建筑形制影響了當時東亞地區的多個國家宮殿的建設。大明宮占地350公頃,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譽為千宮之宮、絲綢之路的東方圣殿。公元896年,大明宮毀于唐末的戰亂。
攝影:桑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