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說,人類所能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
這句話放在現代人身上一點不假,我們每個人都深知健康的重要性,卻總是不自主的忽視它,認為自己還年輕,身體好,扛得住。等到疾病來臨時卻追悔莫及。
中國人的健康大數據顯示,各類疾病都趨向年輕化了。中國22%的中年人死于心腦血管疾病,七成人有過勞死的危險,白領亞健康比例高達76%。
數據如斯,并不想造成大家心理恐慌,只想表明一點:道路千萬條,健康第一條,意識不到位,親人兩行淚。
所以,防患于未然,才不會讓疾病拖后腿。
以下總結了中醫里保持身體健康的10條建議和忠告,是真的有意義的,畢竟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不是白來的。
1、病從口入,飽生眾疾。面對美食需克制。
隨著社會發展,人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吃的喝的都高級了,而此時,克制飲食讓很多人都犯頭痛,面對美食,無法抵抗。吃得多了,一下不注意,小毛小病的就趁虛而入了。
2、人欲勞于形,百病不能成。健康的身體源于運動。
加強運動,免疫力提高,許多疾病才不容易發生。這也是唐代名醫孫思邈的養生之道。
3、人之將疾者必不甘魚肉之味。要生病的人會感覺不到魚肉佳肴的美味。
這其實是一種生病征兆,我們的身體比大腦敏感,在我們還未意識到自己即將生病時,機體內部就已經發生變化,所以對美好食物也覺得食之無味。
4、養生當論食補,治遼當論藥攻。食補藥補因人而異。
無病養生,食補為佳,如果生病需治療,也別姑息。食補前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體質,是陽虛陰虛氣虛,還是痰濕或濕熱?
5、治已病,不若治未病。與其等生病時再去治療,不如提前預防。
6、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這一直以來都是中國人的飲食之道,五谷為首,是食之基礎,五果助消化,五畜補充體能,五菜補充維生素,強調了均衡全面的飲食習慣。所以在這里建議各位減肥的朋友,別怕五谷是碳水化合物,該吃還得吃,破壞了身體平衡,得不償失。
7、節食以去病,節欲以延年。
很好理解的一句話,別暴飲暴食,別縱欲過度。食和欲都在七宗罪之中,是原罪。暴飲暴食傷脾胃,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主運化,脾胃好,免疫力自然高。縱欲傷腎,腎是先天之本,腎氣受傷,壽命也會有影響。
8、吃飯先喝湯,不用請藥方。
飯前喝湯是中國人重要的飲食習慣。飯前喝湯,饑餓感下去了,食欲減弱,飯少吃點,可以預防肥胖,肥胖的確是疾病發生的一項重要因素。
9、冬吃蘿卜夏吃姜,上床蘿卜下床姜。
蘿卜屬于冬季的時令蔬菜,在中醫里,蘿卜也具有清熱去火滋陰潤肺的功效,晚上吃蘿卜,有助于睡眠。而姜,味辛性溫,具有驅寒溫經功效,夏天食用能起到冬病夏治之效,早上食用亦可以加速血液循環,幫助陽氣生發。
10、心安病自除。
心理健康才能生理健康,在任何時候,心態都是最重要的。即使生病了,也別郁郁寡歡,抱有顆積極樂觀的態度,真的能創造醫學奇跡。
生命很短暫,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場歷練,在這場歷練中,健康才是根本。
假設健康的身體是紅buff,身外之物是藍buff,沒有了紅buff的支撐,藍buff再滿也是徒勞。
結論:在身外之物面前,沒有一副好身體去享受,一切都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