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熬夜,我還是更喜歡起早,早上能七點多自然醒對我來說就算可以開啟相對愉快的一天了。這幾天情緒蕩然無存,反而能理性的愛自己,竟然產(chǎn)生了一天睡長覺一天睡短覺交替進行的休息方式,保持了一定的睡眠和對未來的希望,如果真的有用,我就繼續(xù)堅持。
今早七點多就醒了,窗外的綠色迎著寒風抖著,又是平凡工作的一天,生活其實缺乏變化,也缺乏新意,如果不能自己創(chuàng)造快樂還執(zhí)著的追求意義,假以時日,無非就滑向虛無主義,或者極端雞血,極端激進。我總覺得這是學生時代思維慣性,總要有個考試,有個衡量標準才知道自己的位置,才知道自己是誰要干嘛,一旦沒了考試沒了考核反而沒方向了,這種被動努力的奴性從小培養(yǎng)起來,能給人帶來一定的動力和自律,但長大以后往往成為一種桎梏,給自己設目標沒錯,但不能給自己設上限,讓自己努力,吃苦沒錯,但不能把這當成存在的意義的證明。
曹操大宴銅雀臺,酒過三巡,在諸公面前袒露心聲,戎馬半生南征北戰(zhàn),“有誰能知我心!”
如今慢慢明白,不論是位高權重,還是躬耕隴南,只要人有除了吃喝拉撒以外的追求,只要他稍微感受到了一丁點思維所在的無限空間,有關意義和生活的探索,就此開始,而且永不停息。這探索可能讓人頹廢,可能讓人消沉,可能讓人失望,也可能讓人興奮,讓人雀躍,讓心心神不寧。作用在不同人身上得到的結果不同,但這種和原來簡單的生活的脫節(jié),這種思維給人帶來的抽離感,本身就是一種機遇,不論舒適與否,人總是放不開這個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