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陸蓉的《行為金融學》課,讓你更懂金融學。
錯判概率導致的決策錯誤
有認識特別愛買彩票的人?彩票的中彩概率非常低,這種投資并不合算,那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買呢?做股票投資的朋友中,有沒有人熱衷于打新股?打新股的中簽概率也非常低,這種投資方式可能也不合算。
那這些決策怎么還會發生呢?其實這些全都是由于錯判概率而導致的決策偏差。也就是說,人在決策時,內心給予一件事情的權重并不等于它的實際概率。
行為金融的決策理論對于權重問題有一個論斷,那就是概率權重到決策權重的轉化是非線性的,也就是說,決策時,是非理性的,內心給予的權重并不等于它的實際概率。
低概率事件被高估
第一種情況是講,低概率事件被高估。
比如說,我們上面說過的坐飛機。坐飛機,出事的概率是很低的,但出事的后果很嚴重。能不能坐飛機,取決于后果和出事概率的乘積。
如果在心目中,絕對損失已經很大了,決策的時候又把出事的概率放大了,這飛機就不能坐了。這就是很多人怕乘飛機的原因。這種人對小概率事件特別敏感,決策權重與真實概率偏離大,買彩票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在心目中,絕對損失已經很大了,決策的時候你又把出事的概率放大了,這飛機就不能坐了。這就是很多人怕乘飛機的原因。這種人對小概率事件特別敏感,決策權重與真實概率偏離大,買彩票也是一樣的道理。
其實,不光是怕坐飛機和愛買彩票的這些特殊群體,金融市場上的投資者高估低概率事件的錯誤也非常普遍。
這類事件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具有很高的絕對損益,但概率很低。投資者往往會被那個絕對收益吸引,在心目中放大了概率。
不少人都了解金融投資中收益、風險的概念,但很少有人了解“偏度”這個概念。在投資中,不但要考慮收益和風險,也得考慮偏度。偏度發揮的正是概率權重的作用。
總結
人在決策時,事件的決策權重并不等于事件發生的概率。
在低概率區域,投資者會被極端損益所吸引,在心目中放大低概率;在高概率區又會產生“失去才最美”效應,在心目中忽視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