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人生命中最美好的華章!
青春,是生命旅途中最閃亮的起點!
青春,是色彩斑斕的畫卷!
而一個女孩子的青春,卻因為自己的善良、自己的樂于助人戛然而止!
讀來令人扼腕嘆息。
2016年的11月3日晚上,留日女學生江歌被一個叫陳世峰的人殺害。原因是江歌的好友劉鑫知道前男友跟蹤她,叫江歌來接她!當江歌要報警,劉鑫擔心警察來了會認為她非法居住阻止江歌報警!最后把江歌鎖在門外,讓前男友殺害了江歌。
江歌是為了幫閨蜜劉鑫躲避前男友的騷擾而遇害的。
我們的教育一直在教孩子們要誠實善良、樂于助人。我們的教育對孩子們講,誠信友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明禮誠信,團結友愛”,我們將誠信與友愛提到重要的議事日程和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是我們萬萬沒想到,正是因為江歌的團結友愛、樂于助人害了她自己。如果江歌不收留劉鑫,江歌也不會引來這場殺身之禍!或者就算江歌收留了劉鑫,如果江歌不善良,遇到事情,“本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那么遇害的人,也不會是江歌,而是劉鑫。
之后,被幫助者劉鑫,以及她的父母所做的事,卻讓逝者母親心寒,也刺痛了社會的敏感神經。
事發后,江歌母親發微信詢問時劉鑫時,她回復:“對不起,我不知道該怎么回復你。”
江歌母親打電話給劉鑫母親時,劉鑫母親在電話里吼:“你閨女叫人家殺了,你去找殺人犯,別找著俺!是她命短!”
江歌母親在微博上尋找消失的劉家人,暴露了劉鑫一家的信息,劉鑫發來微信說:“再出這種新聞,我就停止協助警察。”
“是你閨女命短,跟我們有什么關系?”這就是劉鑫母女的邏輯。這就是江歌用生命幫助的人所說的話。
劉鑫一家對幫助者的生命,毫無敬畏,也不感恩。哪怕別人的生命,是因她們而失去的。在她們的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和訴求。他們甚至一再陳述,江歌母親在網絡上曝光劉鑫家信息后,劉鑫丟了工作。
劉鑫一家人,行為令人不齒!在他們眼里,根本不知道誠信善良,樂于助人為何物!
被害女生江歌1992年出生于山東青島,一歲半時父母離異,江歌隨母親與外婆生活。因為生活在單親家庭,江歌一向都很懂事,在學習上也十分刻苦。江歌對待母親孝順體貼,對待學習認真勤奮。周圍人都稱贊她是一個“穩重又溫柔的女孩”。2015年,江歌到日本語言學校開始留學生涯,2016年入讀日本法政大學院碩士研究生一年級,遇害時年僅24歲。就是這樣一個優秀善良的女孩,卻死于非命!
一直以來,我們做老師的都教育孩子要善良,卻沒告訴過他們:
善良的前提是保護好自己,善良也是需要有底線的,必須建立在保護好自己的基礎上。
東晉時期,王敦和王導一樣看好建康的瑯邪王司馬睿,司馬睿征召他時,他馬上欣然前往。310年,王敦和王導一起在建康擁戴司馬睿,成了他的主要謀臣。
王敦入石頭城后,擁兵不朝,放縱士卒劫掠,肆意殺死了周伯仁、戴淵、刁協等朝臣,并在朝廷及地方安插黨羽。
起初王敦起兵時,劉隗和刁協都勸司馬睿誅殺王導和王氏家族全部成員。王導帶著兄弟子侄二十余人,每天都在宮門外候罪。伯仁要進宮,王導向他大呼:“伯仁,我一家大小百余口性命都交到你手上了!”伯仁看都不看,一直進宮。進了宮中見到司馬睿后,卻竭力向他保證王導忠誠,極為懇切。司馬睿聽信。
伯仁喜歡喝酒,在宮中喝得大醉才拜辭出去。王導這時還在宮外,又向他呼救,伯仁不但不理,反而對自己的侍從說:“我要誅殺那些亂臣賊子,換取金印,掛在手肘后!”回到家后,又上書竭力證明王導無罪,這才救下了王家的性命。
但王導并不知情,因此懷恨在心。王敦攻入石頭城后,對王導說:“伯仁聲望很高,請他任三司應該可以勝任。”王導不說話。王敦又問:“難道只能當令或者仆?”王導還是不回答。王敦說:“那就只有殺掉了。”王導仍不回答,于是王敦下令斬伯仁。
后來王導得知真相,大哭說:“我雖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江歌就是現代的伯仁。她用她的善良救了劉鑫,反被劉鑫害死。
網上有人評論:這就是劉鑫故意設的局,故意讓江歌陪她回家,回家后搶先一步進屋,又馬上把江歌關門外面,她希望陳世峰殺死江歌,這樣陳世峰就會坐牢,她就徹底擺脫陳世峰的威脅了!她太陰狠毒辣,太沒人性了!江歌死了劉鑫其實是高興的,看她發的喜氣洋洋的自拍照就知道了!劉鑫就是有預謀的殺人犯,比陳世峰更可恨!
對于蛇蝎閨蜜,要提高警惕。能離多遠就離多遠。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不僅僅讓他們知道世界陽光的一面,也更應該讓他們知道世界陰暗的一面。教育孩子做聰明有原則的善良人。
一個合格的老師和父母,請在告訴孩子這世界很美好的同時,也要提醒他們這世界同樣存在著兇殘和丑惡。
面對美好的世界,我們應該熱愛。但無論何時,都請對邪惡警惕,學會自我保護。
孩子,不要讓善良成為被人利用的工具。
孩子,做人要善良,但不能愚蠢。
孩子,我們應該善良,但必須有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