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民謠
誰說有意思就一定要有意義?
游牧民謠
創立于2009年秋天,創始人為大冰,起名者為喬。
初期加入游牧民謠的人員為:大冰,趙雷,靳松,小植,喬。
后期加入游牧民謠的人員為:大軍,路平,王博。經過長時間的準備,游牧民謠于2010年秋天正式啟動。
這個世紀初,一群把音樂當干糧的人,從天南海北、體制內外,揣著所剩無幾的青春和還未干涸的理想,不約而同的溜達到了彩云之南,溜達到了雪山腳下的小鎮麗江。
他們中有的平和淡定永遠一身襤褸布衣,有的堆起滿臉胡須總是低垂著眼簾,有的桀驁不馴狂放不羈卻人情練達和藹可親,有的低調寡言從不向人述說哪怕一絲絲的曾經的坎坷滄桑。
他們是這座小城的過客或者常駐民,夾雜在無數的藝術家或者偽藝術家當中每天靜靜的唱歌、喝茶、看書、買菜、賴床、微醺還有戀愛。
他們總是隨身帶著變調夾。
他們彈琴,叮叮咚咚的,很小聲很小聲的唱歌給方圓三米之內的人聽,他們唱自己的歌,無論是街邊還是吧臺邊,很小聲很小聲的低吟。
他們也玩鼓,羊皮的 牛皮的 紙皮的手鼓,不是用敲的也不是用力去拍的,而是輕輕松松的 讓手指在鼓面上跳舞。
他們說有吉他和手鼓就夠了,這個拼命強調形式和配器的時代,應該作點減法了。
他們說有三兩個人肯認真聽歌就已經很夠了,不奢望被了解不害怕被曲解不在乎被忽略……在想唱歌的時候有琴旁的你靜靜聆聽就夠了。
他們的原創唱賺取過多少女孩兒的深情凝望,數不清了
他們的原創勾起過多少游子的哽咽嗚噎,數不清了
他們的原創誘發過多少過客的莫名嘆息,數不清了
他們的原創讓多少男人會心一笑,讓多少女人莫名的緬懷自己曾經的少女情懷,數也數不清了。
清風撫山崗,明月照大江。
他們簡簡單單的玩著音樂,玩著玩著,玩出了一個民謠流派
音樂是羊 他們游牧在路上
游牧民謠
共同的麗江背景,相同的音樂理念,類同的流浪歌手經歷,出世又入世的原創歌詞,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沒有比游牧民謠這四個更適合的用來定位他們這個群體的字了。
音樂是羊 他們游牧在路上
遠芳萋萋的路上
車水馬龍 行人匆匆的路上
長亭外古道邊的路上
蒼茫肅殺的路上
錦衣夜行卻自得其樂的路上
揚鞭策馬 狷狂高歌的路上
無法回頭 也不屑于去回頭的路上
他們都喜歡一句話:曾經有一個年代,流浪著的歌手被稱作行吟詩人
——大冰
大冰
作家
某衛視主持人
某高校導師
民謠歌手
老背包客
不敬業的酒吧掌柜
科班油畫畫師
手鼓藝人
業余皮匠
業余銀匠
業余詩人
資深西藏拉漂
資深麗江混混
黃金左臉
禪宗臨濟弟子
2013年9月?出版《他們最幸福》
2014年10月?出版《乖,摸摸頭》
2015年8月?出版《阿彌陀佛么么噠》
2016年8月?出版《好嗎好的》
2017年9月?出版《我不》
大冰是一個有著奇特魅力的人,沒有人比他的身份跨度更大,他所經歷的那些人和事都是活生生的......他好像永遠都摟著個手鼓,鼓聲貫穿始終,不停息。
——民謠歌手 萬曉利
這世界有另一種人,他們的生活模式與朝九晚五格格不入,卻也活得有血有肉,有模有樣。世界上還有另一種人,他們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蕩天涯,比如大冰。
——背包客 小鵬
﹀
﹀
﹀
weixin 搜公眾號:云村的民謠和故事
每一首民謠都是一個故事
故事很長
我想慢慢說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