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6 華杉
一毛不拔的典故:楊朱的一毛不拔,是禽滑厘給他設計的故事,就一路傳下來兩千多年,傳進成語詞典了。
【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薄?/p>
揚子奉行“為我”,要拔他一根毛來有利于天下,他也不拔。
楊子,名楊朱,戰國時期,有“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的說法,他和墨子的思想在當時影響非常大。楊子并沒有留下一本書叫《楊子》,但是,在《列子》,《莊子》,《孟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書里,都有提到他的思想。特別是孟子,經常批駁楊子、墨子,將之視為儒家正道思想的最大威脅。不過楊子和墨子的最大敵人都不是孟子,他們的最大敵人是對方,因為楊墨的思想,是兩個極端,楊子是專門利己,不管別人;墨子是犧牲自己,一心愛別人,愛天下人。
楊子反對墨子的“兼愛”,主張“貴生”“重己”,重視個人生命的保存,反對他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自己對他人的侵奪。每個人都愛自己,每個人都不傷害別人。自己的東西,對別人一毛不拔,別人的便宜,一毫也不占,自然天下太平。楊子的道德理想,是絕不損己利人,也絕不損人利己。不要以對天下有利的名義,侵奪個人的財產和利益。他這思想,別說在戰國,就是在今天,也有很多人會有共鳴吧!
說他一毛不拔的出處又在哪里呢?《列子》記載:
禽子問楊朱曰:“去子體之一毛,以濟一世,汝為之乎?”
楊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濟。”
禽子曰:“假濟,為之乎?”
楊子弗應。
禽子,是禽滑厘,墨子的弟子,所以跟楊子是對頭了,他去挑戰楊子:“你說絕不利人,專門利己,假如請你拔下一根毛,就能周濟天下,你干不干?!?/p>
楊子說:“你這舉例恰當嗎?天下也不是我一根毛能救的吧?”
禽滑厘說:“咱們就假設能救,現在全天下就等著你一根毛,你拔不拔?”
楊子如果說不拔,他知道禽滑厘接下來要說啥;如果說拔,他也知道禽滑厘要說啥。他就不說話,不搭理,不回應。
禽滑厘就跟人說:“你們看!這家伙一毛不拔!”
所以楊朱的一毛不拔,是禽滑厘給他設計的故事,孟子也引用來批評他,就一路傳下來兩千多年,傳進成語詞典了。